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锅焦

锅焦

药材名称锅焦

拼音Guō Jiāo

别名锅粑(王玷桂《不药良方》),黄金粉(《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

性味《纲目拾遗》:"味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复方①小儿常用健脾消食:锅焦(炒黄)三斤,神曲(炒)四两,砂仁(炒)二两,山查(蒸)四两,莲肉(去心)四两,鸡肫皮(炒)一两。共为细末,加白糖、米粉和匀,焙作饼用。(《周益生家宝方》锅焦丸)

②治老幼脾虚久泻不愈:锅焦(为末)四两,莲肉(去心,净末)四两,白糖四两。共和匀,每服三、五匙,日三次,食远下。(《梁侯瀛集验良方》)

③治白泻不止:干饭锅粑二两,松花(炒)二两,腊肉骨头(烘脆)五钱。共为末,砂糖调,不拘时服。(《种福堂公选良方》)

④治老人脾泄:白术(炒)二两,陈皮一两五钱,莲肉(去心)四两,薏苡仁(炒)四两,糯米(炒)一升,绿豆(炒)一升,熟陈米锅耙(炒)一升,糖霜量加。共为末,每用二、三钱,滚水调匀服。(《行箧检秘》玉露霜)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羊肚菌

    药材名称羊肚菌拼音Yánɡ Dǔ Jūn英文名Morel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

  •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药材名称冻绿刺拼音Dònɡ Lǜ Cì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

  • 海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参药材名称海参拼音Hǎi Shēn别名刺参、沙噀来源棘皮动物门刺参科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绿刺参(方柱参)Stichopus chloron

  • 毛轴碎米蕨

    药材名称毛轴碎米蕨拼音Máo Zhóu Suì Mǐ Jué别名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小样线鸡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毛轴碎米蕨Cheilanth

  • 算盘子根

    《中药大辞典》:算盘子根药材名称算盘子根拼音Suàn Pán Zi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秋季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算盘子"条。

  • 猪大肠

    药材名称猪大肠拼音Zhū Dà Chánɡ别名地花生、翻转红。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西藏远志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crotqlarioides Buch.Ham.采收和储藏:

  • 茨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茨菇草药材名称茨菇草拼音Cí Gū Cǎo别名催生草、灵芝草、箭叶大油芒来源禾本科茨菇草Spodiopogon sagittifolius Rendle,以全草入药。生境

  • 黄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背草药材名称黄背草别名进肌草、黄背茅、草糖来源禾本科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Makino,以全草入药。

  • 大二郎箭

    药材名称大二郎箭拼音Dà èr Lánɡ Jiàn别名虾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铜锤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

  • 苍耳

    《中药大辞典》:苍耳药材名称苍耳拼音Cānɡ ěr别名卷耳(《诗经》),葹(《楚辞》),苓耳(《毛诗传》),地葵(《本经》),枱耳(《楚辞》王逸注),白胡荽(郑玄),常枱(《广雅》),爵耳、耳珰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