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珍珠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即子悬。详该条。
面色憔悴无华。为慢性病容,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详上竟上条。
①早晚。②通潮汐。《素问·五脏生成》:“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见肝阴条。
出《本草图经》。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怡冈。崇川(今上海松江)人。世医出身悉心研究大小方脉,尤擅幼科。觅古探今,积以岁月,成《痘疹心法》、《婴童类萃》等,合为《王氏家抄》。其所用方药,多有参考之价值。
出《本草经集注》。为黄芩之新根,详该条。
病名。①指阳虚肺寒所致的多饮多溲。《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景岳全书·杂证谟》以本症属阴消范围,参见阴消条。②指因心火刑肺,肺燥津耗所致者。《辨证录·消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