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脉四逆汤

药方名称通脉四逆汤

处方甘草(二钱)干姜(三钱半)附子(一角.生用)

功能主治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下利脉不出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备注面赤者加连须葱白三根;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钱;呕者加生姜二钱半;咽痛者加桔梗二钱;下利脉不出者去桔梗人参二钱半。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药方名称通脉四逆汤

处方甘草6克(炙)附子15克(生用)干姜9克

功能主治回阳通脉。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面色赤者,加葱9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6克;呕者,加生姜6克;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3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6克。

摘录伤寒论

《重订严氏济生方》:通脉四逆汤

药方名称通脉四逆汤

处方吴茱萸(炒)60克附子(炮,去皮、脐)30克 桂心(去皮,不见火)通草细辛(洗,去叶、土)白芍甘草(炙)各15克当归(去声)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治霍乱,寒胜阳衰,肉冷脉绝。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150毫升,酒75毫升,生姜7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猫脑骨散

    药方名称猫脑骨散处方猫脑骨(炙黄)、莽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鼠瘘。用法用量敷疮,1日2次换之。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 红膏

    《圣惠》卷四十:红膏药方名称红膏处方朱砂1两,麝香半两,牛黄半分,雄黄3分。制法上为细末,令匀,以面脂和为膏。功能主治面上粉刺。用法用量匀敷面上。经宿粉刺自落。注意避风。摘录《圣惠》卷四十《青囊全集》

  • 加减地仙丹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减地仙丹药方名称加减地仙丹处方地龙(炒,去土)五灵脂(去石)乌药白胶香(别研)椒红(炒去汗)威灵仙木瓜(去瓤)赤小豆(炒)黑豆(炒,去皮)天仙藤川乌(炮,去皮)五加皮苍术(泔水浸

  • 二温散

    药方名称二温散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蓬莪术(煨,锉)1两。功能主治心疝,冷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锉散。每服1钱,用热酒调下,不拘时候;妇人醋汤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八

  • 除瘴消痛散

    药方名称除瘴消痛散处方紫金藤(又名开心草)。制法上擂酒服。功能主治蛇头疔及一切腹蛇瘴。用法用量以滓敷患处。摘录《准绳·疡医》卷三

  • 石膏粥

    药方名称石膏粥处方石膏24克粳米50克功能主治清热养胃。治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5升,煮石膏,取700毫升,去石膏,纳米煮粥,微熟,入葱白2茎,豉汁20克,更同煮

  • 羚角钩藤汤

    药方名称羚角钩藤汤处方羚角片4.5克(先煎)霜桑叶6克 京川贝12克(去心)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入)滁菊花9克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5克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止痉。治肝风上扰,头晕

  • 栝楼实丸

    药方名称栝楼实丸处方栝楼实(别研)1两,枳壳(去瓢,麸炒)1两,半夏(汤泡7次)1两,桔梗(去芦头)1两。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胸痞。胸中痛彻背胁,喘急妨闷。用法用量每服50

  • 豆桂丸

    药方名称豆桂丸处方巴豆(去皮,生研)1分,桂(去粗皮)1分,淀花(研)1分,阿魏(醋化,面调作饼,炙)1分,安息香(入胡桃仁研)1分。制法上六味,除研药外,捣罗为末,再研匀,用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疮肿风湿筋痛膏药

    药方名称疮肿风湿筋痛膏药处方桐油8两,嫩松香(白者)1斤,西朱(上好者,研)4两,黄丹(飞,炒)4两,葱汁1茶钟,姜汁1茶钟,乳香(去油,研)1两,没药(去油,研)1两,百草霜1升5合(筛)。制法上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