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逍遥散

逍遥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

药方名称逍遥散

处方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逍遥散

药方名称逍遥散

处方甘草(炙微赤)15克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胸闷胁痛,减食嗜卧,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烧生姜1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甘草茯苓健脾养心;薄荷柴胡以散肝郁;煨生姜温胃和中。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猜你喜欢

  • 归芍异功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归芍异功汤药方名称归芍异功汤别名归芍异功散(《类证治裁》卷七)。处方人参白术(土炒)广陈皮白芍(酒炒)当归身各3克 白茯苓6克甘草(炙)1.5克 灯心150厘米功能主治益气扶脾,

  • 复方益气固脱汤

    药方名称复方益气固脱汤处方西洋参6g,麦冬24g,五味子12g,生甘草10g,炙麻黄0.9g,杏仁10g,生石膏30g,银花30g,板兰根30g,生地10g,玄参15g,天花粉15g,知柏10g,瓜蒌

  • 解疫清金饮

    药方名称解疫清金饮处方苏薄荷1钱,牛子1钱,苏桔红1钱,丹皮1钱,桔梗1钱5分,赤芍1钱5分,大贝1钱5分,花粉1钱2分,甘草8分。功能主治风火客感时行喉症。用法用量投三数剂,兼用吹散可愈。摘录《喉科

  • 赤茯苓饮

    药方名称赤茯苓饮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甜葶苈(纸上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当归(切,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郁李仁(去皮尖,研如膏)1两,桂(去粗皮)1两。制法

  • 加减逍遥丸

    药方名称加减逍遥丸处方当归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丹皮4.5克,炒栀子45克,甘草30克。功能主治滋养肝血。主肝经血燥,爪失所养。用法用量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9克,日服2次

  • 茺蔚子散

    药方名称茺蔚子散别名退热茺蔚子散处方茺蔚子2两,防风(去叉)1两,芎藭1两,桔梗(锉,炒)1两,知母(焙)1两,藁本(去苗土)1两1分,白芷3分,人参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目撞刺生翳。用法用量退热

  • 除湿二陈汤

    药方名称除湿二陈汤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秦艽、薏苡仁、麦冬、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臀痈,上马下马。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灯心20根,水煎,食远服。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 大补二天膏

    药方名称大补二天膏处方熟地、丹皮、山茱萸、黄耆、白术、枣仁、云苓、泽泻、山药、远志肉、当归、白芍、茯神、龙眼肉。功能主治滋补阴血,补脾和胃。主室女天癸已至,复止不来。用法用量内服。作煎亦可。各家论述先

  • 当归红花酒

    药方名称当归红花酒处方当归30g红花20g丹参15g月季花15g 米酒1500ml炮制1.将上述4味药材研成细末,装入白纱布袋内;2.放进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3.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

  • 补虚饮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虚饮药方名称补虚饮别名补肺饮处方黄耆(锉,炒)2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当归(炙,锉)1两,天门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