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儿口噤,嘴唇发赤而紫者。参见口噤条。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阳明属燥金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其化以燥。”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条。
①经外奇穴名。出《银海精微》。位于眼外眦横纹尽处。一说“在目上眉外尖”(《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主治头痛,头旋,目疾;以及面神经麻痹等。沿皮刺0.3~0.5寸。②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阳亢则热,热极则生火。有阳气上逆的特点。参见肝火条。
人痘接种法之一。取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以棉花蘸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此引起发痘,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因本法须直接刺破儿痘,病家多不愿接受,故在古代亦较少用。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挽救亡阳的治法。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针眼。详该条。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又名臊疳。指下疳痛而兼痒,溃而不深,形如剥皮烂杏。即疳疮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