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卷七方。篇蓄一握。水煎服。治脱肛,肛头虫痒。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赤候。指从阴道流出淡红似血非血的粘液,淋沥连绵不断,称为赤带。多因忧思积伤心脾,肝郁火炽,灼伤冲任带脉所致。治宜扶脾气、清肝火。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颌部的经脉。《灵枢·卫气行》:“别者以上玉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
见《贵州草药》。又名夜关门。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的根。分布陕西、湖北、广西及西南地区。苦、涩,平。止泻,安神,止痛,散结。①治腹泻,心悸失眠,筋骨疼痛。内服
见《河北中药手册》。即马蔺子,详该条。
见《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妊娠疟。详该条。
【介绍】:见凌奂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苍耳子之别名,详该条。
辨证过程中,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认为症状足以作为审定病机,确立治疗方案的依据,而脉象未能反映病机,当舍脉从证治。《医宗必读》:“脉迟为寒,常用干姜、附子温之矣。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濈濈汗
出《新修本草》。即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