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心痛

血心痛

病证名。指瘀血所致的心痛。《证治汇补·心痛章》:“血痛,若跌扑损伤或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时痛时止,或饮汤水下咽即呃。痛时从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搔抓无措,眠卧不稳,心下如刮,上连胸臆。乃积血不消,为火所载,非虫症也。又有妇人经行未尽,偶触恚怒,气郁不行,血亦留积,上攻心痛而成薄厥者,轻则开导,重则攻下。”《医学心悟·心痛》:“血痛者,痛有定处而不移,转侧若刀锥之刺。”《医学从众录·心痛》:“血痛,脉浮沉俱濇,其痛如刺,不可按扪,或寒热往来大便黑,宜失笑散主之。”《医宗己任篇》卷三:“血痛者,胸膈刺痛,脉必濡涩,食可进,四物汤加大黄桃仁红花主之。亦有宜用理中汤加肉桂、桃仁、红花者,须因症施之。”《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血,脉必涩,壮盛人宜下,宜代抵当汤;虚弱人须补而带行,宜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肉桂心蓬术降香。”参心痛、瘀血胃脘痛条。

猜你喜欢

  • 输刺

    古刺法名。①九刺之一。《灵枢·官针》:“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输也。”指取用四肢的荥穴和背部的藏输穴进行治疗的方法。亦有指取用五输穴和脏俞穴者。因取用特定的俞穴进行针刺,故名输刺。②十二刺之一。《灵枢·

  • 乌风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乌风者,初病亦与绿风之证不异,但头痛而不旋晕,眼前常见乌花,日久瞳变乌滞浑红之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乌风内障。详该条。

  • 四肢不用

    证名。指四肢痿软无力、失去活动能力的症象。《灵枢·本神》:“脾气虚则四肢不用。”《医权初编》卷上:“脾病而四肢不用,有虚有实。《内经》专主于虚,谓脾主四支,今脾气虚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溉乎四支,

  • 野山药

    见《安徽中草药》。为穿山龙之别名,详该条。

  • 诊脉察病之意。《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 吹口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吹口丹,见该条。

  • 杜善方

    【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今陕西境内)医工,将药物按性味功用分类解释。删去重复,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撰《本草性事类》1卷,佚。

  • 湿疟

    疟疾之一。①因外着雨露,内停水湿所致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叙论》:“病者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濈濈自汗,善呕。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及冒雨湿,名曰湿疟。”治用术附汤、草果厚朴汤等。②即暑疟。

  • 炎帝

    【介绍】:见神农条。

  • 单蛾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喉蛾“肿于一边者为单蛾,此其形必圆突如珠。”详乳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