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营分证

猜你喜欢

  • 鼻赘

    病名。①为鼻息肉,《冯氏锦囊秘录》卷六:“湿热之气,……得以上炎,为鼻生赘,……是以上燎而鼻生息肉。参见鼻痔条。②酒皶鼻而进入肥大期者,称鼻赘。

  • 严冬荣

    【介绍】:清医家。字桂岩。江苏泰州人。承家学精喉科。尝谓医宜审证用药,不可执死方治活病。如白喉,时医多宗养阴清肺法,不论病有寒热虚实之异,执一例百,收效者鲜。因以用辨证法治以汗、下、温、清等,则往往有

  • 胃苓丸

    ①《幼科发挥》卷三方。苍术(米泔浸)、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一两,甘草、官桂、草果仁各三钱。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米汤送下。治小儿一身尽肿。②即胃苓汤作水丸,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 地拱

    见《四川中药志》。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 手少阴气绝

    指手少阴心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血脉不通,面色暗黑,唇甲发绀。《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 阴易

    病名。阴阳易之女传于男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妇人病新差,未平复,而男子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阴易。身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绞痛,热上冲胸,头痛不欲举,眼中生花。”参见阴阳易条。

  • 风热喉闭

    病名。系指喉闭之因于风热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风热喉闭内外俱肿者,谓其人久积热毒因而感风,风热相搏,发出外来则壅喉间。其人面赤腮肿,身发寒热,喉中有块如拳,外色鲜红。”治宜疏风解毒,泻火消肿。可

  • 胃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地仓。见该条。

  • 燥湿化痰

    化痰法之一。治疗湿痰的方法。由于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症见痰白易咯,胸闷恶心,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而腻。用二陈汤等方。

  • 凌卧岩

    【介绍】:见凌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