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菊花茶调散

菊花茶调散

银海精微》卷下:菊花茶调散

药方名称菊花茶调散

处方菊花川芎荆芥细辛甘草防风白芷薄荷羌活僵蚕蝉蜕

制法上研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清利头目。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微黄,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茶清调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菊花茶调散

药方名称菊花茶调散

处方菊花2两,川芎2两,荆芥穗2两,羌活2两,甘草2两,白芷2两,细辛1两(洗净),防风(去芦)1两半,蝉蜕5钱,僵蚕5钱,薄荷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风,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不居集》下集卷二:菊花茶调散

药方名称菊花茶调散

处方菊花1钱,僵蚕3分。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

用法用量加入川芎茶调饮合服。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

猜你喜欢

  • 加味益母丸

    《医学正印》卷下:加味益母丸药方名称加味益母丸处方益母草8两,川芎2两,白芍2两,当归2两,熟地2两,广木香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好酒或童便送

  • 清眩丸

    药方名称清眩丸处方川芎200g白芷200g薄荷100g荆芥穗100g石膏100g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而后辛、凉。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

  • 唤痔散

    《外科集腋》卷五:唤痔散药方名称唤痔散处方灵磁石1两,枯矾5钱,干姜(治,另研)3分,草乌尖(生)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姜汁调,敷痔上。摘录《外科集腋》卷五《外科正宗》卷三:唤痔散药

  • 绿风安平汤

    药方名称绿风安平汤处方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

  • 辟温粉肌散

    药方名称辟温粉肌散处方芎?1两,白术2两,藁本(去土)2两,米粉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辟温。主用法用量粉肌。摘录《元和纪用经》

  • 兼气散

    药方名称兼气散处方栝楼3两,石膏3两(研),甘草3两,甘皮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方中甘皮,《普济方》作“柑子皮”。注意忌热面、海藻、菘菜。摘录《外台》卷十一引《广济方》

  • 化痰四物汤

    药方名称化痰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川芎、赤芍、陈皮、半夏(汤泡,姜炒)、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枳实、青皮(去瓤)、香附米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痰壅不利,胸膈不宽。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

  • 利便饮

    药方名称利便饮处方木通1钱,当归1钱,车前子1钱,生地1钱,白芍8分,川芎8分,白术8分,泽泻8分,甘草3分,灯心30茎。功能主治产后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玉案》卷五

  • 六安煎

    药方名称六安煎处方陈皮4.5克半夏6~9克茯苓6克甘草3克杏仁3克(去皮、尖,切)白芥子1.5~2.1克(老年气弱者不用)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

  • 活血解毒丸

    药方名称活血解毒丸处方乳香(醋炙)1两,没药(醋炙)1两,菖蒲膏(干)1钱5分,蜈蚣2钱,雄黄5钱,黄米(蒸熟)8钱5分。制法为丸。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1日2次,温黄酒或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