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危重证候之一。《中藏经·虚劳死证》:“肾绝大便赤涩,下血,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肾绝,四日死,……齿为暴枯,面为正黑,目中黄色,腰中欲折,白汗出如流水。”《
①病名。即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又名马。见《仙传外科集验方》。由于毒邪内侵,当气血虚弱之时,流窜不定,致使肢体深部发病,肌肉组织结块或漫肿、有单发或多发,久而成脓,溃后脓尽可愈,或此愈彼发。由于发
【介绍】:明儿科医家。字南旸。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人。少业儒,后改习医。熟谙家传“翁仲仁《痘疹金镜录》”,讲究潜玩,按之施治,并参酌时宜,活人甚多。后又以己验添翁氏书中之未备,成《痘疹金镜录补遗》3卷
指舌苔润湿。温热病如见舌苔湿润,表示津液未伤;但须注意热入营血时,由于阳邪蒸动阴气,舌苔亦有反见润者。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病名。即转胞。《证治汇补·癃闭》:“转脬者,胞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者是也。”详转胞条。
证名。出《灵枢·热病》。①即口渴症。《证治准绳·杂病》:“口燥咽干,此寻常渴,非三消证。”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
【介绍】:见黄帝条。
类中风病因之一。恐则气下,因恐惧过度,使阴精损伤,阳气不行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早婚,分娩次数多,或房室不节等,损伤肾气,导致冲任不足,胞脉血虚而致经闭。症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小便频数等。宜补肾养血。方用固阴煎加鹿角胶、补骨脂、肉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