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又名食劳黄、黄胖。多因脾虚宿有食积,劳伤过度,湿热虫积所致。症见肤色萎黄,面浮足肿,口淡口苦,脚痠,气急,腹胀泄泻,脉虚弦等。治宜培脾益血,清化湿热。方用大温中丸、小温
人体部位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眼睑。详该条。
见《生草药手册》。即樟树皮,详该条。
郑栎庵《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参见石女条。
病名。又名吹舌喉风。系因心血亏而火易动,肺气盈而水不升所致。症见喉风而面白,舌向上、或破或不破者(《咽喉经验秘传》)。治宜滋阴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参见吹舌喉风、阴虚喉风条。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即胎前阴门肿。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6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位于足外踝下缘之中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乳癌。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