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异常症之一。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多因心气不足所致。症可兼见惊悸恐怖,恍惚健忘等。治宜安神定志,可用定志丸、宁志膏或千金镇心圆等方。
见《陕西中草药》。为土贝母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王不留行之简称,详该条。
证名。指不能闭目入睡。《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营气……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厥阴属风木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其化以风。”
《伤寒论》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三至四两,生附子(大者)一枚,猪胆汁半合。前三味水煎,去渣,入猪胆汁,分二次服。治霍乱吐下已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髋关节脱臼的整复。令患者坐下,助手立于患者背后,双手由患者腋下绕至胸前抱着不动,医者双手紧握患肢腿膝用力拔伸,如感到髋关节滑动声,即已复位。
病证名。出《难经·四十六难》。又名不得卧、不得眠、不能眠、失眠等。指睡眠时经常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浅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之症。《景岳全书·杂证谟》:“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
掌(或跖)与指(或趾)的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阳面生毫毛的部位皮色较深,称赤肉。赤肉与白肉的分界处,称赤白肉际。《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便,方便,适宜。《灵枢·师传》:“中热消瘅则便寒。”便寒一方面指里热证病人喜欢寒凉饮食和居处环境,另一方面指里热证病人治疗时宜用寒凉性药物以清除里热。参见“便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