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44~1926【介绍】:清末至民国初期医学家。字耕霞。江苏江阴人。对临证各科均有心得,著有医案、医话,并辑录《王旭高医案》四卷行世,包括内、外、妇、幼各科,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另撰《新编
【介绍】:见卫汛条。
见《中药志》。为禹余粮之别名。详该条。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病证名。亦名瞳子散大、瞳人散杳、瞳神阔大、瞳人开大。《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轮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若初起即收可复,缓则气定膏散,不复收敛。”病久或失治,黄精(晶状体)可变混浊。
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皂荚子,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呕吐。详该条。
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噤口痢。详该条。
古病名。精神神志病之一。《世医得效方·怪疾门》:“卧于床,四肢不能动,只进得食,好大言,说吃物,谓之失说物望病。治如说食猪肉时,便云你吃猪肉一顿,病者闻之即喜,遂置肉令病人见,临要,却不与吃,此乃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