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证名。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卷三。通常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瘢痕,如凝脂翳、宿翳等。实证多由肝风热邪引起,虚证常属肝肾亏损,阴虚火旺等,由外伤引起者,亦不少见。治法:实证多以疏风清热,解毒泻肝为主;虚证又宜滋养肝肾,养阴清热;后期则以明目退翳为主;外伤者宜行血祛瘀外,可参照上述治法。从广义而言,凡眼内外遮蔽视线之目障皆可称翳。除包括上述之外,某些内障也称为翳,如圆翳、惊震翳等即是。

猜你喜欢

  • 温清散

    《万病回春》卷六方。又名温清饮、解毒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黄连、黄芩、黄柏、梔子各一钱半。水煎,空腹服。治妇人崩漏不止,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萎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

  • 挽法

    推拿手法名。出《诸病源候论·偏风候》。用手左右推拉或移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挽,前后拔。”

  • 刘昉

    【生卒】:?~1150【介绍】:南宋官员。字方明。潮阳(今广东潮阳)人。绍兴年间(1137~1161年)任漳州知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喜好方书,注重幼科,平时留意访求古方及验方,并同王历、王湜等整理编

  • 外治法

    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简称外治,或名外取。外治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内经》时代已有较系统的针灸疗法以及膏贴、烟熏等,尤为

  • 命门火衰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 日角月角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池直上发际处。左为日角,右为月角。参见太阳条。

  • 珠顶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耳屏尖端。主治牙痛,耳部疾患等。直刺0.1寸。艾炷灸3壮。

  • 药蒻(ruò 弱)

    出《开宝重定本草》。又名蒻头。为天南星科植物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的块茎。分布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甘肃、陕西等地,多为栽培。辛,温,有毒。化痰散结,行

  • 三里发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系生于足三里穴处之痈疽。多由劳损伤筋,胃热壅结而成。初肿形如牛眼,拘急冷疼,其色青黑,渐增肿痛,一般五、七日破溃,出紫血,次出稀脓。宜内服加味三星汤,外用太极黑铅膏。余参见外

  • 范九思

    【介绍】:宋代医生。精通医药及针术,善治危重病人。民间曾传他治愈一例喉蛾的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