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出《汉英韵府》。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病证名。见清·亡名氏《眼科易知》。即风牵斜。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年干为乙、丁、己、庚、癸等阴干之年,为五运阴年,若该年岁运未得司天之气等的资助,则为不及之年。岁运不及,气候主要表现为本运之气衰弱不能行令,胜运之气大行,一般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脾热引起身黄。若脾更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黄,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眼赤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九方。黄柏(盐酒炒)、苍术各一钱,苏叶、赤芍药、木瓜、泽泻、木通、防己、槟榔、枳壳、香附、羌活、甘草各七分。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泻湿。治脚气。若痛加木香;肿加大腹皮;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