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粳谷奴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

药材名称粳谷奴

拼音Jīnɡ Gǔ Nú

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

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Cke.)Tak.,以菌核入药。

性味微咸,平。

功能主治消炎,杀菌。用于走马喉痹。

用法用量粉末1~1.5钱,白酒一小盅送服,日服2~3次。

备注(1)菌核生在抽穗后的少数小穗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粳谷奴

药材名称粳谷奴

拼音Jīnɡ Gǔ Nú

出处《纲目》

来源水稻感染稻曲病(由黑粉科稻曲拟黑粉菌所引起)后的果穗

原形态稻曲拟黑粉菌,又名:稻绿核。

菌核生于稻的小穗上,球形,直径约5毫米,表面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分生孢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微米。被害水稻的稻穗,每穗病粒少的1~2粒,多者10余粒,病粒内外颖先裂开,露出淡黄绿色的块状物,逐渐膨大,以后表面包被破裂,逐渐变为绿色,最后表面产生墨绿色粉末,且现龟裂纹。

此种稻曲病,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稻区都有发生,以山间或荫蔽的田内发生较多,粳、糯稻较籼稻容易感染。

化学成分含橙红色色素黑粉菌素A、柠檬酸,琥珀酸。

功能主治《千金方》:"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粳谷奴

药材名称粳谷奴

拼音Jīnɡ Gǔ Nú

英文名smut fungi of rice

别名粳稻谷奴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稻绿核菌的菌核及分生孢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

采收和储藏:秋季将菌核摘下后,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核球形,直径约5mm。表面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分生孢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μm。被害水稻的稻穗,每穗病粒少者1-2粒,多者10余粒,病粒内外颖先开裂,露出淡黄绿色的块状物,逐渐膨大,以后表面包被破裂,逐渐变为绿色,最后表面出现墨绿色粉末,且现龟裂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稻的小穗上,有时也寄生于稻属其他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稻谷穗上受稻绿核菌感染形成的病粒(菌核),每穗1-2粒,多至10余粒。单个病粒呈球形,直径6-9mm,表面墨绿色,内部橙黄色,中央近白色。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分生孢子球形,有小刺,绿色,直径4-6μm。

化学成分含黑粉菌毒素(ustiloxin)。

性味微咸;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清热解毒;利咽。主喉痹;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3~4.5g。

各家论述《千金方》: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川木通

    《中国药典》:川木通药材名称川木通拼音Ch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别名淮通、淮木通、小木通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 青酒缸根

    药材名称青酒缸根拼音Qīnɡ Jiǔ Gā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性味苦,温。①《草木便方》:"性温

  • 通天蜡烛

    药材名称通天蜡烛拼音Tōnɡ Tiān Là Zhú别名木菌子、土苁蓉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Poly-

  • 凤尾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参药材名称凤尾参拼音Fènɡ Wěi Shēn别名追风箭、公鸡花根、互叶凤尾参、凤尾马先蒿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江南马先蒿Pedicularis henryi Max

  • 宽穗兔耳风

    药材名称宽穗兔耳风拼音Kuān Suì Tù ěr Fēnɡ别名刀口药、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支箭、青皮草来源菊科宽穗兔耳风Ainsliaea triflora (Buch. Ham.

  • 蒲桃种子

    《中药大辞典》:蒲桃种子药材名称蒲桃种子拼音Pú Táo Zhǒnɡ Zi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桃金娘种植物蒲桃的种子。功能主治治糖尿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摘录《中药大辞典》

  • 黄花夹竹桃叶

    药材名称黄花夹竹桃叶拼音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 Yè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的叶片。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眼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睛草药材名称眼睛草别名望北京、一支林来源荨麻科眼睛草Procris wightiana Wall. ex Wedd.,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 蒲桃壳

    《中药大辞典》:蒲桃壳药材名称蒲桃壳拼音Pú Táo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原形态蒲桃(《罗浮志

  • 辟汗草

    《中药大辞典》:辟汗草药材名称辟汗草拼音Pì Hàn Cǎo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铁扫把(《四川中药志》),散血草(《陕西植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