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沥达痰丸

竹沥达痰丸

《中国药典》:竹沥达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达痰丸

处方黄芩200g半夏(制)150g大黄(酒制)200g橘红200g甘草100g沉香50g

性状为绿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压榨取汁,加鲜竹沥800ml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后水飞成极细粉,包衣,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赤水玄珠》卷六:竹沥达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达痰丸

处方半夏(滚姜汤泡透,去皮、脐,瓦上微火炒)6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陈皮(去白)60克大黄(酒浸透,晒干)60克白术黄芩(酒炒)各90克甘草(炙)人参礞石(捣碎,同焰消30克,煅如金色)各30克沉香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竹沥400毫升、生姜汁300毫升,和匀入锅内,火熬半小时,令熟;将前药和捣为稀浆样,瓷器盛,晒干。仍以竹沥、姜汁如前法捣和,晒干;如此三次。仍用竹沥、姜汁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达痰通便。治痰证。痰涎壅聚成积,结在胸膈,吐咯不出;咽门至胃脘狭窄如线,疼痛,目眩头旋,腹中累累有块。又可用于咳喘痰稠,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痰热蕴结,神志昏迷,癫狂惊痫。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米汤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六

猜你喜欢

  • 羚羊散血饮

    药方名称羚羊散血饮处方羚羊角0.3g,酒黄芩12g,青黛0.3g,赤芍9g,牡丹皮9g,茜草9g,小蓟12g。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凉血活血。主云雾移睛,证属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发病急骤,见影色红,头痛目

  • 柴胡栀连汤

    药方名称柴胡栀连汤处方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川连、山栀。功能主治肝火五更泄泻。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杜仲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杜仲丸药方名称杜仲丸别名千金保孕丸(《古今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处方杜仲(炒)续断(酒浸)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安胎。

  • 良附丸

    《中国药典》:良附丸药方名称良附丸处方高良姜500g香附(醋制)500g性状为棕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辣。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

  • 黑附子丸

    药方名称黑附子丸处方附子(生,去皮、脐)乌头(生,去皮、脐)虎胫骨(涂酥炙)五灵脂(炒)防风(去叉)桂(去粗皮)海桐皮(锉)地龙(炒)狼毒(生,去芦头,用猪血浸一宿,炙干)自然铜(煅,醋淬七遍)各12

  • 家秘桂枝汤

    药方名称家秘桂枝汤处方桂枝、麻黄、芍药、甘草、苍术、防风、羌活、独活。功能主治太阳寒湿,手足痿软,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清瘴汤

    药方名称清瘴汤处方青蒿柴胡茯苓知母陈皮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常山竹茹益元散功能主治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治瘴疟,热重寒轻,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

  • 观音妙济散

    药方名称观音妙济散处方僵蚕(直者,去嘴生用)、全蝎(全用)、轻粉各等分,生朱砂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乳汁,男用女乳,女用男乳,或薄荷汤调下。下利3-5行,减轻粉

  • 芦筒

    药方名称芦筒处方佛耳草5分,款冬花5分,鹅管石3分,雄黄3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功能主治冷雨搭背,或感风寒,患成冷嗽,遇寒喧而哮喘。用法用量先用熟艾铺纸上,以前药分作3分,用芦管作筒子,烧烟吸入口中,

  • 旱莲子丸

    药方名称旱莲子丸处方旱莲子1两,连翘子1两,威灵仙1两,何首乌1两,蔓荆子1两,三棱(醋浸湿纸裹煨)1两,赤芍药1两,木香2两,大皂角3挺(刮去皮、酥炙,无酥用羊脂炙)。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