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窦杰

窦杰

【生卒】:1196~1280

【介绍】:

金元时针灸学家。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后人有称为太师者。广平肥乡(今河北肥乡)人。在蔡州(今河南汝南)遇名医李浩,学习铜人针法,学成后回到原籍,从事医疗和教授医学等,以针术闻名于时。曾居大名(今河北大名县)。元世祖忽必烈召聘任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撰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又名《通玄指要赋》)和《六十六穴流注秘诀》、《标幽赋》等针灸专书,对针灸学有一定贡献。

猜你喜欢

  • 灵墟

    经穴名。代号KI2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三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三肋间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以及肋间

  • 白苔红地舌

    苔白而质深红之舌象。为湿浊遏阻膈间,营分热邪伏而不能外透之候。多见于瘟疫病,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再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气化津布,热随汗解(见《外感温热篇》)。

  • 败疵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又名改訾。《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发于胁者名曰改訾。改訾者女子之病也。灸之。”泛指发于胁部之痈疽。证治见胁疽条。

  • 癞蟆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 速效救心丸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川芎碱,冰片。滴丸剂,每服四至六小粒,急性发作时十至十五粒,吞服或含服。功能活血止痛。治冠心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

  • 经水黑灰

    病证名。见风林寺《女科秘宝》。经水黑灰者,因体质虚弱,血气衰微,以致面青嗜卧,五心烦热,口苦舌干,头晕目昏,小腹作痛,即将调经丸(四物汤加三棱、莪术、良姜、大茴、小茴、槟榔、枳壳、延胡索、乌药)作汤剂

  • 经候不止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 土方

    指地区性民间使用的简便方药。

  • 灯草

    见《珍珠囊》。即灯心草,详该条。

  • 蜂窝菊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万寿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