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踝痰
病名。生于踝部的流痰。证治参见流痰条。
病名。生于踝部的流痰。证治参见流痰条。
观察小儿面部色泽变化以诊断疾病的方法。青色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色主热;黄色主湿、主饮食伤;白色主虚;黑色主寒、主痛、主中邪毒等。察色应四诊合参,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介绍】:见刘完素条。
指常流鼻血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不得眠。”
急腹症之一。指肠管急性梗阻不通的病变。属祖国医学关格或肠结范围。多因肠道功能失调,气机失司,加之饮食不节,寒凝热闭,湿阻血瘀,虫积、食滞,或肠管内外各种机械性因素(如扭转、狭窄、肠内外肿瘤压迫、疝嵌顿
痧证之一。《疫痧草·辨论疫邪由来》:“疫痧者,疫毒直干肺脏,而喉烂气秽,甚者直陷心包,而神昏不救,瞬息之间,命遂夭殂,毒气传染,枉死甚众。”参见烂喉痧条。
方书。1卷。日本香川秀庵撰。成书于1744年。此书汇辑作者自用医方300余首。分伤风寒、瘟疫、中寒、中暑等60余门。多属仲景方及自撰方。卷首“家方四剂”:顺气剂、解毒剂、排毒剂、润凉剂,各著剂量、用法
见医灯续焰条。
病名。①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郁指郁结而气不舒,冒指昏矇而神不清。因产后失血过多,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侵袭所致。由于正气内虚,不能驱邪外达,反逆而上冲。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金匮要
眼科著作。2卷。宋以后人托名孙思邈撰。撰年不详。道家以“目为银海”,故名。书中论五轮八廓及各种眼病的证治,并附多种眼病图,所用治法除内服方药处,尚有洗、点、针、等法,并附眼科诸病治疗方剂、金针拨翳障法
见诊宗三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