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菟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路路通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全书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惠眼观证》,已佚。
见《滇南本草》。为鸡内金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食积内停所致的发热,多见于小儿《证治汇补·发热章》:“伤食发热,必气口紧盛或沉伏,头疼,呕恶,噫气吞酸,胸口饱闷,或胀或痛,手不可按,蒸蒸然热,明知其热在内也,消导则已。”《金匮翼·发热统论
①瘀,指瘀积。热邪瘀积于血分。②瘀,指瘀血。因热邪深陷营血分,阻滞血络而夹瘀;或本有积瘀,久而夹热,均可致瘀热互结。
【介绍】:见杜婴条。
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外科精要》。为何首乌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