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神效黄芪汤

神效黄芪汤

《兰宝秘藏·眼耳鼻门》方。蔓荆子一钱,陈皮(去白)五钱,人参八钱,炙甘草白芍药各一两,黄芪二两。为细末,每服五钱,水煎去滓,临卧稍热服。治肌肤麻木不仁,或两目紧急缩小,羞明畏日,隐涩难开,或视物无力,睛痛昏花,或目少精光,或目中热如火等症。如小便淋涩,加泽泻五分;有大热者,加黄柏(酒洗)三分;麻木不仁,虽有热不用黄柏,只加黄芪一两;眼缩急,去芍药;麻木甚,加芍药一两。

猜你喜欢

  • 外感喘逆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指气喘由于外感六淫引起者。包括风寒喘逆、暑湿喘逆、燥火喘逆等。详各该条。

  • 同人针灸

    见针灸全生条。

  • 入月

    ①指临近产期。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②月经的别称。《妆楼记》:“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

  • 鬓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四。指有头疽生于鬓角,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二经。由相火妄动,外感风热而发。初起宜服柴胡清肝汤、或鼠粘子汤;脓成者宜服托里消毒散。外治初用二味拔毒散。余证治见有头疽及额疽。

  • 婴儿

    ①气功隐语,指心血。②炼丹术语,指铅。③初生儿称婴儿。马王堆汉墓帛书载有“婴儿索痉。”《古今医鉴》:“初生者曰婴儿,三岁者曰小儿,十岁者曰童子。”《寿世保元》以半岁至二岁内为婴儿。临床上,以出生后一周

  • 广狗肾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黄狗肾之产于广东者,详该条。

  • 中外

    即内外,代表疾病在表在里的不同部位或阶段,也泛指发生在内脏或体表的两类疾病。《素问·至真至大论》:“病之中外,何如?”

  • 石荷叶

    见《本草纲目》。为虎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耳门骨伤

    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玉梁骨伤,详该条。

  • 水疮

    即水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