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①指由内脏虚寒,复感风寒所致的剧烈腹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寒疝者,阳气积于内,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寒气盛也。故令恶寒不欲食,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
见《备急千金要方》。为酢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督脉络脉。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阳关。见该条。
脚气的古称。见《济生方·脚气》。详脚气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尘埃入目。详该条。
经穴分类名。见《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是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即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
出《灵枢·经脉》。即手阳明络脉,见该条。
验方著作。1卷。清·沈维基撰于1767年。书中共载验方46首,均系作者试用有效者,方后附若干验案。书末附《胎产良方》,亦多属经验方。现有《三三医书》本。
见禾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