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蕊

石蕊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蕊

药材名称石蕊

拼音Shí Ruǐ

别名山石蕊、石花、石伤药、太白树

来源地衣类石蕊Cladonia rangiferina (L.)Web.,以地衣体入药。

生境分部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含原冰岛苔酸(protocetraric acid, C18H14O[XiaBiao]9)、冰岛苔酸(cetratic acid, C20H18O9)、富马原冰岛苔酸(fumaprotocetraric acid, C[XiaBiao]22H16O12)及麦角甾醇。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镇痛,凉血止血。主治刀伤,风湿痛,咳血,头痛,偏头痛。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蕊

药材名称石蕊

拼音Shí Ruǐ

别名石濡、石芥(《别录》),云茶,蒙顶茶(《纲目》),石蕊花(《朱蕴斋医集》),石云茶(《本草汇言》),云芝茶、蒙山茶(《宦游笔记》),蒙阴茶(《纲目拾遗》),酶苔(《国药的药理学》),石花、刀伤药(《贵州草药》),太白树(《陕西中草药》)。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石蕊科植物石蕊全株(枝状体)。全年可采,去净砂土杂质,晒干。

原形态子器柄圆柱形,高5~10厘米,中空,全体灰白色,表面粗糙,有破孔,多分枝,枝顶具倾向于一侧的放射状小枝。干燥时硬脆,潮湿时柔软。子器生于小枝顶端,半球形,暗褐色。

生境分部生于干燥的山地。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含黑茶渍素、反丁烯二酸原冰岛衣酸酯。

性味甘,凉。

①《本草拾遗》:"性冷。"

②《纲目》:"甘涩,凉。"

③《贵州草药》:"咸,寒。"

④《陕西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肝,止血。治烦热,口疮咳血,吐血,偏正头痛,目翳昏花,热淋,黄疸,刀伤出血.

①《别录》:"明目,益精气,令人不饥渴。"

②《纲目》:"生津润咽,解热化痰。"

③《纲目拾遗》:"治胃热,消积滞。"

④《贵州草药》:"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⑤《陕西中草药,:"祛风,镇痛。治头痛,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沸水泡,3~5钱;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心热烦闷:石蕊花五钱,莲子十五枚。煎汤泡服。

②治脾热口疮:石蕊花三钱,川黄连五分。煎汤泡服。

③治肺热咽喉有痰:石蕊花、麦冬(去心)、黄芩各三钱。煎汤泡服。

④治肝热眼目昏障:石蕊花三钱,木贼薄荷各二钱。煎汤泡服。

⑤治肾热小便淋闭,及湿热五疸诸疾:石蕊花五钱,车前子、木通各三钱。煎汤泡服。(①方以下出《朱蕴斋医集》)

⑥治咳血,吐血:石花一至二两,煨水服。

⑦治风湿痛:石花一两,煨水服。

⑧治刀伤:石花研末,外敷伤处。(⑥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蕊

药材名称石蕊

拼音Shí Ruǐ

别名石濡、石芥、云茶、蒙顶茶、石蕊花、石云茶、云芝茶、蒙山茶、蒙阴茶、酶苔、石花、刀伤药

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石蕊,生太山石上,如花蕊。为丸、散服之。今时无复有。石濡,生石之阴,如屋游、垣衣之类,得雨则展,故名石濡。早春青翠,端开四叶。性冷,明目,不饥渴。

2.《纲目》:《别录》石濡具其功用,不言形状,陈藏器言是屋游之类,复出石蕊一条,功同石濡,盖不知其即一物也。此物惟诸高山石上者为良,今人谓之蒙顶茶。生衮州蒙山石上,乃烟雾熏染日久结成,盖苔衣类也。彼人春初刮取曝干馈人,谓之云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蕊科植物鹿蕊的枝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donia rangiferina(L.)Web.[Lichenrangiferinus L.;Cladina rangiferina Nyl. ]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采后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初生地衣体早期即消失。果柄子(子器柄)主轴明显,为不等长我多叉假轴型分枝,枝腋间有近圆形小穿孔,枝顶端呈荼褐色,常向同一方向倾斜或下垂;分枝圆柱,粗壮,中空,高3-12cm或过之,粗1-3mm,表面呈灰色或深灰绿色,生长在光照强处,常变成污黑色,无光泽。果柄无皮层;外髓层粗糙,其间分散子囊盘呈褐色,小型,顶生于果柄上。分生孢子器呈黑褐色,卵圆形,含无色粘液,生于果柄小枝的顶端。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生于岩石表面的细土层上,且多在高山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陕西、福建、台湾、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子器柄圆柱形,长5-10cm,具不等长多叉分枝,表面灰白色,粗糙,枝腋有小穿孔。子器顶生,半球形,暗褐色呀黑褐色,干时脆硬,湿时柔软。

化学成分地衣枝状体含黑荼渍素(atranorin),反丁烯二酸原冰岛衣酸酯(fumarprotocetraric acid).

性味甘;涩,性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燥,凉肝,化痰,利湿。。主烦热不安,咽燥痰结,目昏翳障,热淋,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沸水泡,9-15g

注意《纲目》:“不可煎饮,止宜咀嚼及浸汤啜,清凉有味。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石蕊,能去心热烦闷不安,肝热眼障失明,脾热唇口疮发,肺热咽喉痰结,肾热小便淋闭,凡诸虚火、火郁之症,咸宜用之。

2.《别录》:明目,益精气,令人不饥渴。

3.《纲目》:生津润咽,解热化痰。

4.《纲目拾遗》:治胃热,消积滞。

5.《贵州草药》: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6.《陕西中草药》:祛风,镇痛。治头痛,偏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老鼠耳

    药材名称老鼠耳拼音Láo Shǔ ěr别名狗脚刺、提云萆、小桃花(《岭南采药录》),老鼠乌、鼠乳头、乌金藤((福建民间草药》),老鼠乳、鼠米、乌痧头、乌李楝(《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

  • 紫荆丫

    药材名称紫荆丫拼音Zǐ Jīnɡ Y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通花梗的果实或花。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幼枝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

  • 高山柏

    药材名称高山柏拼音Gāo Shān Bǎi别名山柏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高山柏的枝叶或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squamata(Buch.Ham.)Ant.[Juniperus sq

  • 穗花杉种子

    药材名称穗花杉种子拼音Suì Huā Shān Zhǒnɡ Zi别名硬壳虫、杉枣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穗花杉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 鲱鱼籽

    药材名称鲱鱼籽拼音Fēi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产卵前捕捞,捕后,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桦木皮

    《中药大辞典》:桦木皮药材名称桦木皮拼音Huà Mù Pí别名桦皮(《灵苑方》),桦树皮(《吉林中草药》)。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的树皮。伐下桦木

  • 假荔枝根

    药材名称假荔枝根拼音Jiǎ Lì Zhī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原形态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绕绕藤、沙藤。常绿木质藤本。茎枝无毛。掌状复叶,互生;小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光叶闭鞘姜

    药材名称光叶闭鞘姜拼音Guānɡ Yè Bì Qiào Jiānɡ别名牛尾巴茶、樟柳头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光叶闭鞘姜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stustonkinensisGagnep.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