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茶

石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茶

药材名称石茶

别名东南长蒴苣苔、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来源苦苣苔科石茶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福建、湖南、广东。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凉解毒。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疾患。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石茶

药材名称石茶

拼音Shí Chá

别名石麻婆子草、石芥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东南长蒴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hancei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东南长蒴苣苔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长约4cm。叶4-16,均基生;叶柄长1.8-8cm,粗壮,有短糙毛;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有2.2-10cm,宽1-3.6cm,先端急尖或微尖,基部楔形,边缘密小牙齿,两侧均被短伏毛,侧脉每侧5-7条。聚伞花序状,2-4条,2-3回分枝,第短伏毛;花萼长4.5-7mm,5裂达基部,裂片狭线形,外面被短伏毛,内面无毛;花冠长1.5-2cm,外面被短柔毛,内面近无毛,简狭钟状,上唇长3-5mm,2裂至中部,裂片斜扁三角形,下唇3裂至中部,裂片卵形;雄蕊无毛,花药椭圆形,退化雄蕊2,长约0.5mm;花盘环状;雌蕊长约1.6cm,疏被小腺体;子房无柄,柱头扁球形。蒴果线形,长2-3.4cm,无毛。种子狭窄椭圆形或纺锤形,长0.4-0.5mm。花期4月左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或山坡石上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

性味味苦;辛;怀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毒。主感受风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雁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雁肉药材名称雁肉拼音Yàn Ròu别名大雁肉、鸿雁肉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

  • 再生稻

    药材名称再生稻拼音Zài Shēnɡ Dào别名怀胎草(《分类草药性》)。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收割后的再生苗的全株。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粳米

  • 小叶金花草

    药材名称小叶金花草拼音Xiǎo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石孔雀尾(《陆川本草》),仙鸡尾、金粉蕨(《广西中兽医药桩》),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云南中草药选》),小金花草、火汤蕨、

  • 匙叶伽蓝菜

    《中药大辞典》:匙叶伽蓝菜药材名称匙叶伽蓝菜拼音Chí Yè Qié Lán Cài别名生川莲(《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白背子草(《广西植

  • 小肺筋草

    《中药大辞典》:小肺筋草药材名称小肺筋草拼音Xiǎo Fèi Jīn Cǎo别名粉条儿莱(《救荒本草》),小肺金草(《草木便方》),土瞿麦(《分类草药性》),蛆儿草、一窝蛆、肺痨草(《四川中

  • 关木通

    《中国药典》:关木通药材名称关木通拼音G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来源本品为马兜

  • 野料豆

    药材名称野料豆拼音Yě Liào Dòu别名零乌豆、马料豆(《本草汇言》),细黑豆、稽豆、料豆(《本经逢原》),马豆(《本草经解》)。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种子。秋季

  • 梵天花根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 野芋叶

    《中药大辞典》:野芋叶药材名称野芋叶拼音Yě Yù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芋"条。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quo

  • 蕤仁

    《中国药典》:蕤仁药材名称蕤仁拼音Ruí Rén英文名NUX PRINSEPI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 或齿叶扁核木P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