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睛明

睛明

①亦作精明。《东垣十书·诸脉目论》:“是故瞳子法于阴,白眼脉法于阳,故阴阳合德而为睛明也。”详精明条。②经穴名,代号BL1。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精明。别名泪孔。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之会。位于目内眥之内上方0.1寸处(《中国针灸学概要》)。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动眼神经和眼神经;并有内眥动、静脉通过,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内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视,以及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电光性眼炎,视神经炎等。直刺,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沿目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图128)。

图128

猜你喜欢

  • 经血暴下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血崩。详该条。

  • 痘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绿矾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九方。绿矾(炒熟)半两,芦荟一钱半,麝香一字。为细末,以绢盛药,纳指于袋内,线扎定。治甲疽疮。

  • 转脬

    病名。即转胞。《证治汇补·癃闭》:“转脬者,胞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者是也。”详转胞条。

  • 马粟草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 鼠穴

    见鼷穴条。

  • 厥阴寒证

    厥阴病证型之一。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详厥阴病条。

  • 虚痫

    病名。指本虚标实的痫病。《张氏医通》卷六:“痫证往往生于郁闷之人,多缘病后本虚,或复感六淫,气虚痰积之故。……古人虽分五痫,治法要以补肾为本,豁痰为标,随经见证用药。”“脉浮滑洪数为风痫,细弦微缓为虚

  • 抑痰丸

    《丹溪心法》卷二方。栝蒌仁一两,半夏二钱,贝母三钱。为末,蒸饼为丸,麻子大,每服一百丸,姜汤送下。治郁痰。

  • 阿魏化坚膏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即飞龙阿魏化坚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