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低级官员。共8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方书。10卷。宋魏岘辑于宝庆三年(1227年)。作者本邵康节“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诗意,汇辑其父祖所录及自身躬试有效医方。凡1051方,按病证及主治分述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原始》。为胡芦巴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胁痛。详该条。
病名。见明·蔡维藩《痘疹方论》。又名水花、水疮、水疱。是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较多。临床以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和疮疹为特怔。病机为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扰
①《丹溪心法》卷四方。生地黄、熟地黄、玄参、石斛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治眉眶痛。②《审视瑶函》卷五方。川牛膝(酒制)、石斛、枳壳、防风各六两,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半,杏仁、羌活各四两,菊花一斤。为
出《名医别录》。为白苏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