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髎

猜你喜欢

  • 回生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 箭头针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 睥沿

    解剖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 金匮方歌括

    6卷。清·陈元犀撰于1811年。作者遵其父陈修园之嘱,用诗歌形式简要介绍《金匮要略》中方剂的主治、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并附方解。解放后有排印本。

  • 饮食以时

    指饮食要有时间规律、按时进餐。因为脾胃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不按时进食,脾胃功能将因之紊乱。《吕氏春秋》:“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 吴本立

    【生卒】:1698~1775【介绍】:清代医家。字道源。海虞县(今属江苏常熟)人。少时攻科举,兼学医,因屡试不中而专事医业。编纂有《痢证汇参》、《女科切要》(均刊刻于1773年),列述证治较简明切要。

  • 膈洞

    出《灵枢·根结》。膈,饮食格拒不下;洞,大便泄泻如注。详噎膈、洞泄条。

  • 戽斗藤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 七情泻

    病证名。指因情志刺激过度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杂病》:“七情泻腹常虚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景岳全书·泄泻》:“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

  • 细水麻叶

    见《湖南药物志》。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