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雷公炮炙论》。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即黄练芽,详该条。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系物击所现伤痕,色白或带焦黄,中央略厚,两边薄些,正中横于青睛之上,故曰剑横秋水。”即剑脊翳。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牛膝之别名,详该条。
见痘疹专门条。
《金匮要略》方。又名芍药桂酒汤。黄芪五两,芍药、桂枝各三两。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
指卯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出甚。”参见十二时条。
指受四时阴阳升降规律的制约而在治疗用药方面的时令季节禁忌。《脾胃论》卷上:“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春夏阳气升发,故不宜用下法;秋
①食管的末段。②鸟类受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