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草

白草

药材名称白草

拼音Bái Cǎo

别名倒生草、白花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Pen-nisetum ongolicum Franch.;P.flaccidumauct.Grise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以纸遮蔽,晒干。

原形态白草 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茎。秆直立,单生或丛生,高20-90cm。叶鞘疏松包茎、近无毛,基部者密集近跨生,上部短于节间;叶舌短,具长1-2mm的纤毛;叶片狭线形,长10-25cm,宽5-8(-12)mm,两面无毛。圆锥花序直立或稍弯曲,长5-15cm,宽约10mm;主轴具棱角,无毛或罕疏生短毛;刚毛柔软,细弱,微粗糙,长8-15mm,灰绿色或紫色;小穗通常单生,卵状披针形,长3-8mm;第1颖微小,先端钝圆,锐尖或齿裂;脉不明显,第2颖长为小穗的1/3-3/4,先端瑞芒尖,具1-3脉;第1小花雄性,罕或中性,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厚膜质,先端芒尖,具3-5(-7)脉,第1内稃透明,膜质或退化;第2小花两性,第2外稃具5脉;先端芒尖,与其内停同为纸质;鳞被2,楔形,先端微凹;雄蕊3,花药先端无毫毛;花柱近基部联合。颖果长圆形,长约2.5mm。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4600m的山坡和较干燥之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有的分枝,长短不一。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具光泽,具纵绉纹,节明显,稍突起,偶有须根残留,节间长短不等,长1.5-3cm。质地坚硬,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心,皮部与中柱不易剥离。无臭,味淡。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小细胞,有的细胞中含硅质小块。皮层较窄,散有数个有限外韧型细小的叶迹维管束,四周有纤维包围,内皮层细胞的内壁特厚,有的有硅质小团块。中柱鞘为1-2层厚壁细胞,中柱内散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四周有维管束鞘纤维包围,中柱中央常成空洞。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主热淋;尿血;肺热咳嗽;鼻衄;胃热烦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定经草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1~10月间采。

  • 玉山芎穷

    药材名称玉山芎穷拼音Yù Shān Xiōnɡ Qi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台湾山芎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ioselinum morrison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春、

  • 乌蔹莓五加

    药材名称乌蔹莓五加拼音Wū Liǎn Méi Wǔ Jiā英文名bark of Treebineleaf Acanthopanax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乌蔹莓五加的根皮。

  • 鲤鱼脂

    《中药大辞典》:鲤鱼脂药材名称鲤鱼脂拼音Lǐ Yú Zhī出处《实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脂肪。化学成分市品鲤鱼l市斤含脂肪15.8克,即3.16%。鲤脂稍有绿黄色萤光,略有旋旋旋旋旋光

  • 杏李

    药材名称杏李拼音Xìnɡ Lǐ别名鸡血李、红李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根,晒干;夏季采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用

  • 蟹爪

    《中药大辞典》:蟹爪药材名称蟹爪拼音Xiè Zhǎo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蟹"条。功能主治破血,消积,堕胎。治产后瘀积腹痛,

  • 水香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香柴药材名称水香柴别名贵州金丝桃、上天梯、刘寄奴来源金丝桃科水香柴Hypericum kouytchouense Levl.,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寒。功能主

  • 滴血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血根药材名称滴血根别名小血藤来源菊科滴血根Wedelia urticaefolia (Blume)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温经,通

  • 藿香露

    药材名称藿香露拼音Huò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微温,无毒。"功能主治①《纲

  • 莲生桂子草根

    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草根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平,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