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阳明病主要证候之一。《伤寒明理论·潮热》:“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伤寒全生集·潮热》:“潮热属阳明,旺申未,一日一发,日晡时作,如
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指眼生翳膜积厚如螺者,参见翳膜诸条。
十二经中的井、荥、输、经、合、原各穴数字的总称。出《标幽赋》。十二经各有“五输”,合六十穴;另加阳经“原”六穴,共六十六穴。子午流注以此为基础。
导引法,系模仿鹿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后汉书·华佗传》始列入五禽戏中。《云笈七韱·导引按摩》(似为宋以前,公元960年前著作),始有简单动作记述:“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
病证名,指小儿四肢软弱,无力以任地握物的病证。小儿罹患本证,有因热病之后,气液两亏,肺热叶焦而肌肤筋脉失于润养,或温热熏蒸阳明,宗筋弛缓,不能约束筋骨而致者;亦有因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而致者。小儿
【介绍】:明代医生。履贯不详。曾任内医院医官,与全循义合辑《针灸择日编集》一卷(见闻人耆年《备急灸法》)。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平生从事磨镜职业,深入民间,遇有病人,则予丸药治疗,多有疗效。因姓名不传,一般人称他负局先生。
证名。指斑出色紫成片如云状者。属于紫斑的范围。《温疫论补注》上卷:“斑则有斑疹、桃花斑、紫云斑。”参见斑、紫斑条。
病证名。指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木燥火生,筋膜干急所致的痿症。《症因脉治》卷三:“肝热痿软之症,汁溢口苦,两胁攻刺作痛,筋膜干急,筋缩而挛,此《内经》肝热痿弱之症也。”治宜疏肝理气,滋水涵木,舒筋活络等
证名。指腋下至胁部疼痛。出《素问·气交变大论》。详胠胁肋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