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痞

痰痞

病证名。指痰气凝结所致的痞症。《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因乎痰者为痰痞,脉必滑,胁下痛。”《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痞由中脘痰气不利者,宜用砂枳二陈汤痰结胸满,用顺气导痰汤心下痞发热而呕,用半夏泻心汤心下积冷如覆杯,按之有水声,热手熨之如冰,脉沉迟者,用三圣散吐之,次服白术调中汤。”参见条。

猜你喜欢

  • 香蒿

    出《说文》。为青蒿之别名,详该条。

  • 蜘蛛拔毒法

    疔疮外治法之一。见清·过铸《增订治疔汇要》。先将疔头用瓷片刺破,寻活蜘蛛一个,越大越好,放疔上,蜘蛛自能奔赴刺破处,吸拔其毒,少时蜘蛛不动即取下,放冷水中自活。如不愈,用蜘蛛再行吸拔,或另取蜘蛛用之,

  • 偏头风

    病证名。指头痛之偏于一侧者。又名偏头痛、边头风。《丹溪心法·头风》:“偏头风,在左而属风者。”《张氏医通·诸痛门》:“偏头风者,其人平素先有湿痰,加以邪风袭之,久而郁热为火,总属少阳厥阴二经。有左痛忽

  • 曩(nǎng)痢

    病名。八痢之一。又名瀼痢。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其特征为小腹胀痛,赤白胨下等。治宜散寒止痢。用芍药汤加减。

  • 吹舌喉风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下。此症因感受风热,或劳力,或饮酒厚味,或郁怒而生。症见喉下及腮下俱肿,舌卷硬顶上腭;咽喉肿痛难咽,或身发寒热。舌苔厚,脉数等。治宜疏风解毒,消肿利咽。可选用三黄凉膈散加荆

  • 渴利

    病名。《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渴利者,随饮小便故也。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小便。以其病变,多发痈疽。”《奇效良方》

  • 妊娠痘

    病证名。指妊娠期出天花或水痘。天花我国已基本消灭。妊期在治则上只以清热安胎为主,不可触动其胎。余症均按天花、水痘辨证治疗。

  • 小独蒜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薤白之别名,详该条。

  • 皇甫士安

    【介绍】:见皇甫谧条。

  • 被动运动

    即被动动作。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