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病气

猜你喜欢

  • 莎草根

    出《名医别录》。即香附,详该条。

  • 还丹

    炼丹术语。指道家炼丹方法中的循环变化。参见九还丹和九转金丹条。

  • 五行生数

    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五行学说把一至十等十个自然数配属五行,其中一至五为五行之生数,六至十为五行之成数,如《类经图翼》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

  • 催肠生

    即盘肠生。详该条。

  • 脾水

    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指脾阳虚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参见水肿、十水条。

  • 溪毒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即水毒病。详该条。

  • 魂门

    经穴名。代号BL4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胸胁胀痛,脊背

  • 伤酒泄泻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泄泻》。又称酒泄。参见该条。

  • 小儿风泻

    病证名,指慢惊风后出现的泄泻。《证治准绳·幼科》:“慢惊大病后有之,其粪稀黄褪色,或夹不消化乳食同下,此因脾虚所致。”治宜补益脾气,用参苓白术散。

  • 引经报使

    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故称。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藁本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术为引;少阴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