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九痛,是指妇人九种病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一者阴中痛伤,二者阴中淋痛,三者小便即痛,四者寒冷痛,五者月水来腹痛,六者气满并痛,七者汁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者胁下皮痛,九者腰痛。”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毛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称胃气虚喘。指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医学入门·喘》:“胃虚极则气上逆。”症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多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治宜补中气,养胃阴为主,
出《卫生易简方》。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增订伪药条辨》。为珍珠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人体各种寄生虫病。古医籍记载的多指肠道寄生虫。
病证名。惊风后伤津引起的烦躁、口渴症状。多因小儿惊风,伤及津液,津亏则虚热内生,烦渴喜饮。治宜益气养阴。用麦门冬汤加减。
【介绍】:见陈梦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