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豆汤

甘豆汤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甘豆汤

药方名称甘豆汤

处方黑豆1合,甘草1两(切)。

功能主治小儿初生,下胎黄。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一握,能解五脏热毒。夏月产者,尤宜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引《汤氏宝书》

幼科类萃》卷三:甘豆汤

药方名称甘豆汤

处方甘草1钱,黑豆2钱,淡竹叶10片。

功能主治小儿胎热。

用法用量方中淡竹叶剂量原脱,据《医统》补。

摘录幼科类萃》卷三

《千金》卷二十四:甘豆汤

药方名称甘豆汤

处方大豆汁、甘草

功能主治中乌头、巴豆毒。

各家论述甘草解百药毒,此实如汤沃雪,有同神妙。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大豆汁解百药毒,余每试之,大悬绝不及甘草,又能加之,为甘豆汤,其验尤奇。

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洪氏集验方》卷四:甘豆汤

药方名称甘豆汤

处方黑豆1两,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脚肿。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原脱,据《普济方》补。

临床应用脚肿:郭镇廷圭知县云,昔年太学士人,围闭中,多患脚肿,至腹则死。前后如此者非一人。后有施此方,服之皆愈。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四

《直指》卷十五:甘豆汤

药方名称甘豆汤

处方黑大豆2合,甘草2钱。

功能主治诸热烦渴,大小便涩;及内蓄风热入肾,腰痛,大小便不通;血淋,诸淋。

用法用量生姜7片,井水煎汁服。

摘录《直指》卷十五

猜你喜欢

  • 传尸神授丸

    药方名称传尸神授丸处方天灵盖3钱(酥炙黄色,为末),虎粪内骨1钱(人骨为上,兽骨次之;杀虎,大肠内者亦可用;同青蛇脑小豆许或绿豆许,同酥炙,色转为度,无蛇脑,只醋炙亦得),鳖甲(极大者,9肋者尤妙;酥

  • 白珏膏

    药方名称白珏膏处方银粉2两,密陀僧2两,黄蜡2两,乳香(去油)5钱,没药(去油)5钱,象皮5钱,白蜡5钱,轻粉4钱。制法除黄白蜡不研,余俱各为细末听用。以真桐油1斤,放锅内熬滚去沫,油清入密忙僧末搅匀

  • 棒头丹

    药方名称棒头丹处方大黄1两,没药(去油)5钱,乳香(去油)5钱,樟脑5钱,儿茶3钱。制法上为末,蜜调。功能主治止痛。主杖伤,杖重临危者。用法用量敷患处。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 浚水汤

    药方名称浚水汤处方白术1两,杜仲3钱,山药1两,薏仁5钱,芡实5钱,防己5分,桂枝5分。功能主治水郁之症。遇寒心痛,腰腹沉重,关节不利,艰于屈伸,有时厥逆,痞坚腹满,面色黄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

  • 天麻除湿汤

    药方名称天麻除湿汤处方白术120克天麻90克人参(去芦头)90克干姜60克(炮)全蝎60克(用糯米一盏,炒黄色,去糯米不用)附子(生,去皮、脐,切开。取生姜自然汁150毫升,浸一宿,取出炙尽,无浸姜汁

  • 导赤地榆汤

    药方名称导赤地榆汤处方地榆1钱半,当归身(酒洗)1钱半,赤芍药(炒)1钱,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槐花(炒)1钱,阿胶珠8分,荆芥穗8分,甘草(炙)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赤痢及血痢。

  • 扶脾舒肝汤

    药方名称扶脾舒肝汤处方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柴胡6克,白芍(土炒)9克,炒蒲黄9克,血余炭6克,焦艾9克。功能主治培土抑木,佐以止血。主气郁脾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中

  • 黄鸡羹

    药方名称黄鸡羹处方黄雌鸡1只(治如常),粳米2合,葱白1握。功能主治老人烦渴,小便黄,无力。用法用量上同煮作羹,下五味以煮盐,空心食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陈氏小红丸

    药方名称陈氏小红丸别名小红丸处方全蝎(去刺,洗净,炒)1两,南星1两,朱砂4钱5分,牛子1钱,巴豆霜(去油净)2钱半。制法上为极细末,糯米糊为丸,如菜子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咳嗽,惊痫发搐,发热齁喘,痰

  • 附子煮散

    药方名称附子煮散处方附子1枚(重1两者),诃黎勒3-7枚。制法用蛤粉炒,令附子裂,去皮脐尖,诃黎勒去核,为细散。功能主治哕逆不止。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香煮散”。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