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又名齿漏。多由火郁水亏,阳明气血阻滞所致,或继其它齿牙疾患久不愈而成。症见齿缝出脓血,经久不愈,甚则齿落。《咽喉经验秘传》:“牙漏即牙槽久不愈,缝中出白脓,极难调治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卷五。详颊车蹉条。
指痰涎壅盛之喘息咳嗽。《证治准绳·幼科》:“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治宜半夏丸。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吉人。鸳湖(今浙江嘉兴县南)人。对吴又可的《温疫论》一书加以注释而成《补注温疫论》(1784年刻行)。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椿叶。详该条。
【介绍】:见李譔条。
出《尔雅》。为芦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肋疽。见该条。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疮疡内托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