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猪肾

猪肾

《中药大辞典》:猪肾

药材名称猪肾

拼音Zhū Shèn

别名猪腰子(《医学入门》)。

出处《别录》

来源为猪科动物,即俗称"猪腰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咸,平。

①《千金·食治》:"平,无毒。"

②《纲目》:"咸,冷,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咸,平。"

功能主治治肾虚腰痛,身面水肿,遗精,盗汗,老人耳聋。

①《别录》:"和理肾气,通利膀胱。"

②孟诜:"主人肾虚。"

③《日华子本草》:"补水脏,治耳聋。"

④《纲目》:"止消渴,治产劳虚汗,下利崩中。"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

复方①治肾虚腰痛:猪腰子一枚,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入杜仲末三钱在内,荷叶包煨食之,酒下。(《本草权度》)

②治男子水脏虚惫,遗精盗汗:獖猪肾一枚,以刀切开,去筋膜,入附子末一钱匕,以湿纸裹煨热,空心稍热服之,便饮酒一盏。(《经验方》)

③治产后虚羸,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名为蓐劳:猪肾一具(去脂,破),香豉(绵裹)、白粳米葱白各一斗。上四昧,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千金方》猪肾汤)

④治久泄不止:猪肾一个,批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濒湖集简方》)

⑤治老人耳聋:猪肾、党参防风葱白薤白糯米共煮粥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以粉之,火炙令熟,一日一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不尔更进。勿食盐。(《补缺肘后方》)

⑦治痈疽发背初起者:獖猪腰子一双,同飞面捣如泥涂之。(《纲目》)

各家论述《纲目》:"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别录》’理’字’通’字,最为有理。《日华》暖腰膝,补膀胱水脏之说为非矣。肾有虚热者宜食之。若肾气虚寒者,非所宜矣。今人不达此意,往往食猪肾为补,不可不审。又《千金》治消渴有猪肾荠苨汤,补肾虚劳损诸病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猪羊肾煮汤煎药,俱是引导之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猪肾

药材名称猪肾

拼音Zhū Shèn

英文名Pig's kidney

别名猪腰子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肾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出肾脏,洗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杂食性家养物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药理作用从猪肾制取的猪肾谷酰胺酶较天冬酰胺酶有更强的抗癌作用,因某些癌细胞的谷酰胺合成缓慢而利用较快。与天冬酰胺酶合用,能抑制癌细胞对氨甲喋呤的抗药性,且使其毒性降低。猪肾也可作为制取磷酸二酯酶的原料,给猫静注此酶可引起血压下降。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约为4mg/kg。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阳;利水。主肾虚耳聋;遗精盗汁;腰痛;产后虚赢;身面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15-150g。

注意1.《食疗本草》:“不可久食。”2.《本草图经》:“不与吴茱萸白花菜合食。”

复方①治肾虚腰痛:猪腰子一枚,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入杜仲末三钱在内,荷叶包煨食之,酒下。(《本草权度》)②治男子水脏虚惫,遗精盗汗:猪肾一枚,以刀切开,去筋膜,人附子未一钱匕,以湿纸裹煨熟,空心稍热服之,便饮酒一盏。(《经验方》)⑤治产后虚羸,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名为蓐劳:猪肾一具(去脂,破),香豉(绵裹)、白粳米葱白各一斗。上四味,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千金方猪肾汤)④治久泄不止:猪肾一个,批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濒湖集简方》)⑤治老人耳聋:猪肾、党参防风葱白、茬白、糯米共煮粥服。(《四川中药志》)⑥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以粉之,火炙令熟,一日一食,至四、五当觉腹胁鸣、小便利,不尔更进。勿食盐。(《补缺时后方》)⑦治痈疽发背初起者:猪腰子一双,同飞面捣如泥涂之。(《纲目》)

各家论述1.《纲目》:猪肾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方药所用,借其引导而已。《别录》'理'字'通'字,最为有理。《日华》暖腰膝,补膀胱水脏之说为非矣。肾有虚热者宜食之。若肾气虚寒者,非所宜矣。今人不达此意,往往食猪肾为补,不可不审。又《千金》洽消渴有猪肾荠苨汤,补肾虚劳损诸病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猪羊肾煮汤煎药,俱是引导之意。

2.《别录》:和理肾气,通利膀胱。

3. 孟诜:主人肾虚。

4.《日华子本草》:补水脏,治耳聋。

5.《纲目》:止消渴,治产劳虚汗,下利崩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吊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吊兰药材名称石吊兰拼音Shí Diào Lán别名石豇豆、岩泽兰、赶山艽、石三七[江西]来源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石吊兰Lysionotus pa

  • 青果

    《中国药典》:青果药材名称青果拼音Qīnɡ Guǒ英文名FRUCTUS CANARII别名橄榄、黄榄、白榄来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

  • 木芙蓉叶

    药材名称木芙蓉叶拼音Mù Fú Rónɡ Yè别名拒霜叶(《世医得效方》),芙蓉花叶(《普济方》),铁箍散(《湖南药物志》)。出处《纲目》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

  • 山麻

    药材名称山麻拼音Shān Má别名斗鹿、油罐草、假龙胆草、巨腾。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长蒴黄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chorus olitorius L.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挖

  • 岩兰花根

    药材名称岩兰花根拼音Yán Lán Huā Gēn别名兰花石参、鸡肉参(《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着色风铃草的根。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草本,

  • 鲨鱼油

    药材名称鲨鱼油拼音Shā Yú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六鳃鲨科动物扁头哈那鲨的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剖腹取出脂肪,熬油。原形态扁

  • 囊距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囊距翠雀药材名称囊距翠雀拼音Nánɡ Jù Cuì Què别名囊距飞燕草来源毛茛科囊距翠雀Delphinium brunnonianum R

  • 尖顶羊肚菜

    药材名称尖顶羊肚菜别名圆锥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尖顶羊肚菜Morchella conica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阔叶林及混交林的地

  • 斜叶榕叶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

  • 马骨

    《中药大辞典》:马骨药材名称马骨拼音Mǎ G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性味甘,凉。①《别录》:"头骨:微寒。"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