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犀角散

犀角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犀角散

药方名称犀角散

处方犀角屑(二钱)石膏(二钱)羌活(去芦.一钱半)羚羊角(一钱半)人参(五分)甘菊花(五分)独活(去芦.五分)黄芩(五分)天麻(五分)枳壳(去穰.麸炒.五分)当归(去芦.五分) 黄蓍(去芦.五分) 芎穷(五分)白术(五分)酸枣仁(五分)防风(五分)白芷(五分)甘草(三分)

功能主治治肝脏中风,流注四肢,上攻头面疼痛,言语蹇涩,上焦风热,口眼歪斜,脚膝疼痛无力。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犀角散

药方名称犀角散

处方犀角屑、麻黄(去根节)、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脐)、杏仁(去皮尖.麸炒),各一两。防风(去芦)、桂心、白术人参川芎、白茯苓细辛当归,各三分。石膏(二两)、甘草(炙赤.半两)

炮制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中风,角弓反张,心神烦乱,口噤不语。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用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一合,更煎一二沸,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犀角散

药方名称犀角散

处方犀角屑22克木香15克槟榔30克紫苏茎叶沉香各22克杉木节30克(锉)麦门冬30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防风15克(去芦头)石膏60克(细研)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脚气冲心,烦喘闷乱,头痛口干,坐卧不得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加入淡竹叶27克,更煎一二拂,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犀角散

药方名称犀角散

处方犀角屑15克黄耆45克(锉)地骨皮15克柴胡30克(去苗)麦门冬22克(去心)人参22克(去芦头)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60克 红蓝花15克赤芍药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数。

功能主治治妇人客热,四肢烦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服12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犀角散

药方名称犀角散

处方犀角屑15克人参15克(去芦头)茯神15克龙齿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焙)黄芩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治小儿惊热,睡卧不安,筋脉抽掣。

用法用量每次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再入生地黄汁少许,不计时候调服。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儒门事亲》卷十二:犀角散

药方名称犀角散

处方黄连大黄芍药犀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骨蒸发热,皮肤枯干,痰吐稠粘,四肢疼痛,面赤唇焦,盗汗烦躁,睡卧不安,或时喘嗽,饮食无味,困弱无力,虚汗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时温服。

备注原书云:上证先用茶调散轻涌讫,次以导水丸、禹功散轻泻三五行,后服本方。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陈氏咳喘膏

    药方名称陈氏咳喘膏处方川乌6钱,官桂8钱,当归6钱,白芷8钱,木鳖子8钱,白及6钱,连翘8钱,茯苓6钱,赤芍8钱,草乌6钱,白薇8钱,牙皂5钱,乌药6钱,桃枝5钱,桑枝5钱,柳枝5钱,槐枝5钱。制法上

  • 瘰疬酒

    药方名称瘰疬酒处方臭牡丹、烧酒。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以臭牡丹浸烧酒服之,须连续饮用。未溃者,约一月时间即可痊愈。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葛花平胃散

    药方名称葛花平胃散处方葛花苍术厚朴广皮甘草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因酒湿而致的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热,加山栀、黄连。注意忌饮酒。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白虎加犀角升麻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犀角升麻汤处方白虎汤加犀角1钱,升麻5分,鲜生地6钱,黑元参3钱。功能主治瘟疫,胃受邪则肌肤发赤,咽喉痛,口吐鲜血者。摘录《温热经解》

  • 回阳化毒汤

    药方名称回阳化毒汤别名回灵化毒汤处方人参、官桂、茯苓、白术、附子(制)、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阴燥,曾吐泻,脉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热,阴极似阳。用法用量回灵化毒汤(《痘疹全书》卷下)。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 白锭子

    药方名称白锭子处方白降丹(即白灵药)4钱,银黝2钱,寒水石2钱,人中白2钱。制法上为细末,以白及面打糊为锭,大小由人,不可入口。功能主治消毒。主初起诸毒,痈疽,疔肿,流注,痰包,恶毒,耳痔,耳挺。用法

  • 马苋散

    药方名称马苋散处方马齿苋1两(墙上生者),乌蛇肉1两(酒浸1宿,焙干),蒺藜子半两(炒去刺),乱发半两(烧灰),曲头棘针半两(烧灰),绯帛子半两(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诸疮久不愈,变瘘疮。用法

  • 大干枣三味丸

    药方名称大干枣三味丸别名枣杏丸处方大枣60枚(擘,去核),葶苈子1升(熬),杏仁1升(去皮尖、两仁者,熬)。制法上药合捣令如膏,可作丸。如硬燥不相着,细细下蜜作丸。功能主治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

  • 山豆根汤

    《喉科紫珍集》卷下:山豆根汤药方名称山豆根汤处方山豆根3克桔梗3克连翘3克甘草1.5克 元参3克薄荷1.5克射干3克陈皮3克(去白)麦冬3克功能主治治饮酒本过,或受风热,上焦火燥,致生喉癣,满喉白色。

  • 通瘀消炎汤

    药方名称通瘀消炎汤处方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生姜3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消炎止血。主精室瘀血。用法用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