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10卷,后改编为12卷,128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主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红痧,皮肤隐隐红点,如疹相似,痧在肌表,感受虽浅,热酒热汤,亦不可犯。外用焠刮。”用荆芥汤等。参见痧条。
王,通旺。指当旺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介绍】:见尤怡条。
即直接灸。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僧。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医术高明。
即尿。了解小便性状及排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素问·痹论》:“胞痹者,……涩于小便。”参尿条。
丛书名。清·米子榛辑。刊于1879年。包括《锡麟宝训》、《达生篇》、《产宝》、《福幼编》、《保婴易知录》、《小儿药证直诀》、《童蒙训》七种。
中医丛书。陈易简(无咎)撰。收有《医轨》、《脏腑通诠》、《妇科难题》三种。1924年由上海丹溪学社出版排印本。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终之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