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病因之一。即热邪。详该条。②证候之一。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泻黄散,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施发条。
研制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熟地黄、何首乌、泽泻、茯苓、玄参、五味子、麦冬、珍珠母、牡丹皮、浮小麦、夜交藤、磁石等。片剂,每片0.3克,每服六片,一日二至三次。功能滋阴清热,除烦安神。治
书名。清代作品,撰人与撰年均不详。2卷。现有两种版本,其一刊于1860年,名《经验喉科紫珍集》,又名《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原题燕山窦氏原本,朱翔宇嗣辑。其二刊于1874年,名《喉症全科紫珍集》,
又名走方医。指旧社会游走于民间的一种医生。一般能使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草药、针灸、推拿及其他简易治疗方法等)为人治病。由于多以串铃招呼病家,故名。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徐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