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冯时可条。
一作道引。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推拿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防治疾病的方法,也是古代养生方法,后为道家承袭。《庄子·刻意》:“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病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①指大便稀薄。《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②指泄下污积粘垢。《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戴复庵云:溏泄者,污积粘垢。湿
人体部位名。指内眼角。《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书名。4册,分为前后两编。前编系明·沈子禄撰于1566年;后编为明·徐师鲁撰于1576年。其后又经清·尤乘重辑,刊于1689年。前编名“分野”,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逐一详引博考《内经》等书
见《中药大辞典》。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即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