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漏风

漏风

古病名。又名酒风。因饮酒后感受风邪所致。《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恶风多汗少气口干善渴,近衣则身如火烧,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惰,不欲自劳。”《张氏医通·杂门》:“漏风之状、多汗,常不可以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急,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先宜五苓散热服取汗,后与黄芪建中加白术泽泻。”亦可用泽泻散白术散、漏风汤等方。参见酒风条。

猜你喜欢

  • 多能鄙事

    综合性著作。十二卷。元末明初刘基撰。刊行于1541年前后。《多能鄙事》取孔子之言而名。为百科全书性书籍。卷四有老人疗方及老人养生之术。考其食疗方,大部分为录邹鈜《寿亲养老新书》之方。

  • 带下医

    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的一种称谓。最早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故名。

  • 钩脉

    夏季正常脉象,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肉腠

    即肌腠。《素问·生气通天论》:“陷脉为痿,留连肉腠。”详肌腠条。

  • 干蟾皮

    见《药籢启秘》。为蟾蜍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 风门热府

    见风门条。

  • 花生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五更溏泄

    病证名。即五更泄。《不居集·泄泻》:“五更溏泄。有肾虚失闭藏之职,五味子丸;亦有食积,香砂枳术丸;寒积理中汤;酒积葛花解酲汤。”详五更泄条。

  • 鼓花

    五不女之一。即鼓。详该条。

  • 胡脂麻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