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金匮要略》。即狐疝。见该条。
【介绍】:见夏子益条。
即失笑丸,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金边兔耳,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蟹睛,离睛。详蟹睛条。
①痛通消。如“痛瘦”,即“消瘦”。《灵枢·经水》:“若夫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又如“痟渴”、“痟中”,即“消渴”、“消中”。②指头痛症,《周礼·天官疾医》:“春时有痛首疾。”痟首疾
经穴名,代号SI6。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郄穴。位于前臂伸侧,腕后1寸,以掌向胸时,当尺骨茎突桡侧缘上方之骨缝中。另说“阳谷后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广注);“去阳谷一寸二分,行向
①指膻中。见气海条。②膻中穴别名。见《类经图翼》。详膻中条。
病证名。《红炉点雪》卷二:“若因邪郁痰壅,肺痿狐惑等症,则其声哑嗄。”即瘖。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