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毒散

消毒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牛蒡子六两,荆芥穗一两,甘草(炙)二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气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用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注意如治疮疹,若大便利者,不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别名消毒饮(《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牛蒡子(爁)180克荆芥穗30克甘草(炙)6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风透疹,解毒利咽。治小儿疮疹已出,未能匀透,及毒气壅遏,虽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及治大人、小儿上膈壅热,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注意疮疹大便利者,不宜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外科经验方》: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青皮(去白)银花天花粉柴胡僵蚕贝母当归(酒拌)白芷各6克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毒消肿。治吹乳,乳痈,便毒。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经验方》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消毒散

药方名称消毒散

处方金银花连翘蒺藜荆芥白芷牛蒡防风白鲜皮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侵袭肌肤,致生疥疮,瘙痒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日久不愈,加何首乌;干燥,加当归;有热,加黄芩;下部多,加黄柏;小便涩,加木通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 金樱煎丸

    药方名称金樱煎丸处方芡实粉4两,白莲花须(末,开者佳)2两,白茯苓2两(去皮心),龙骨(煅)5钱,秋石(真者)1两。制法上为末,听用。外采经霜后金樱子不拘多少,去子并刺,石臼内捣烂,入砂锅内用水煎,不

  • 金花如圣散

    药方名称金花如圣散处方苍术6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川乌4两(火煨),草乌4两(生用),川芎3两5钱,细辛2两5钱(净),防风2两5钱(去芦,生用),白芷2两5钱,白术2两5钱,蝎梢5钱,雄黄5钱(

  • 芙蓉内托散

    药方名称芙蓉内托散处方芙蓉花2钱,人参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穿山甲1钱,杏仁1钱,连翘1钱,木鳖子1钱。功能主治便毒已成,元气弱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酒、水各1钟煎,空腹服。摘录《外科

  • 老鹳草膏

    药方名称老鹳草膏处方老鹳草480两。制法将老鹳草洗净泥土,水煎3次,每次过滤去滓,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收膏,以不渗纸为度。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袪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麻木,筋骨不舒,手足疼痛,皮

  • 韭菜粥

    药方名称韭菜粥处方鲜韭菜30~60克(或韭菜籽5~10克)粳米100克食盐适量制法新鲜韭菜洗净切细(或将韭菜籽研为细末)。先煮粳米为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或韭菜籽细末、精盐,同煮成稀粥。功能主治补肾壮

  • 活血风寒膏

    药方名称活血风寒膏处方肉桂、血竭、乳香、没药、丁香、樟脑、儿茶、川乌、草乌、附子、当归、川芎、桃仁、赤芍、杜仲、补骨脂、续断、菟丝子、威灵仙、白蔹、细辛、远志、陈皮、香附、白术、穿山甲、木香、枳壳、青

  • 加减息奔丸

    药方名称加减息奔丸处方川乌头1钱,干姜1钱半,人参2钱,厚朴8分,黄连1两3钱,紫菀1钱,巴豆霜4分,桂枝3钱,陈皮1钱半,青皮7分,川椒(少去汗)1钱半,红花少许,茯苓1钱半,桔梗1钱,白豆蔻1钱,

  • 麻黄白术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麻黄白术散药方名称麻黄白术散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小便赤黄,浑身肿,其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唾清水白沫如胶,吐哕痰唾,时躁热,发欲去衣

  • 大乌散

    药方名称大乌散处方南星、赤小豆、草乌、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痈疖肿毒。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调贴患处;或用米醋调尤佳。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 白鲜皮七味汤

    药方名称白鲜皮七味汤处方白鲜皮3两,干葛5两,黄芩3两,郁金3两,豉5两,栀子10枚,芒消6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黄疸初得,稍觉心中烦热,外状与平常无别,但举体正黄,甚者眼色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