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歇。吴道源《女科切要》:“有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必须视其有症无症,验其似疾非疾,若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内热,名曰歇经。”
即拨法。见该条。
【介绍】:见陈元赟条。
【介绍】:见舒诏条。
《伤寒全生集》卷二方。羌活、黄芩、防风、苍术、川芎、生地黄、细辛、白芷、甘草。水煎服。治感冒风寒,四时时疫,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烦疼,有汗或无汗,脉浮紧者。若胸胁满闷,去生地黄,加枳壳、桔梗;呕恶或有
将药煎汤,浸洗全身或局部。可以“疏其汗孔,宣导外邪”(《圣济总录》)。如《金匮要略》苦参汤等。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①八纲中的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②典型的实热证,如壮热、面赤、头痛、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烦渴引饮、语声粗壮、呼吸气粗、大便秘结或臭秽、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数有力等。
古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又称注病。疰有转注和留住的意思,指一些具有传染性和病程迁延的疾病。《金匮翼·诸疰》:“疰者,住也。邪气停住而为病也。皆因精气不足,邪气乘之,伏于筋脉,流传藏府,深入骨髓
【介绍】:清医家。字畸庵,又字青岩。原籍安徽含山,后徙居江苏武进。好读书,工吟咏,精于医术,治病有奇验,尤擅治外科疮疡、儿科痘疹和伤寒之学。崇尚医经、经方,对金元以后诸家学说多所指责。曾取其所藏医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