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波棱瓜

波棱瓜

《中药大辞典》:波棱瓜

药材名称波棱瓜

拼音Bō Lénɡ Guā

别名色尔格美多(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葫芦科植物波棱瓜果实。9~10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草质藤本。茎细长,攀援。叶互生,心状阔卵形,掌状浅裂,基部耳垂形,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细毛;叶柄细长,有毛;腋生卷须2~3裂。花大,黄色,单性异株;雄花序常2个生于一叶腋内,其1单花早落,另1个为总状花序;雌花单生于一极短的花序柄上;萼管长柱形,裂齿5,线形;花瓣5,近离生;雄蕊3;子房长椭圆形,3室,每室有胚珠4~6颗。果阔长椭圆形,两端均狭,有角3,有不规则波状棱脊,果瓣3,由中轴分裂几达基部。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柔肝。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波棱瓜

药材名称波棱瓜

拼音Bō Lénɡ Guā

英文名fruit of Pedunculate Herpetospermum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petospermu pedunculo-sum(Ser.)C.B.Clarke

采收和储藏:6-10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攀缘草本。茎枝纤细,有棱沟;初时具疏柔毛,最后变的无毛。叶互生;叶柄长4-10cm,具有茎枝一样的毛被,后渐脱落;卷须2歧;叶片膜质,卵状心形,长6-12cm,宽4-9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粗糙,初时被黄褐色长柔毛,后渐脱落;边缘具细圆齿或有不规则的角,叶脉在叶背隆起,具长柔毛。雌雄异株;雄花通常单生或与同一总状花序并生,花梗长10-16cm,具5-10朵花的总状花序长12-40cm,有疏柔毛;花梗长2-6cm,疏生长柔毛;花萼筒部膨大成漏斗状,下部成管状,长2-2.5cm,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裂片椭圆形,急尖,长2-2.2cm,宽1.2-1.3cm;雄蕊花丝丝状;退化雌蕊近钻形;雌花单生,花被与雄花同,有3枚退化雄蕊或无;子房长圆状,3室。果实阔长圆形,三棱状,被长柔毛,成熟时3瓣裂至近基部,里面纤维状,长7-8cm,宽3-4cm,种子淡友色,长圆形,基部截形,具小尖头,顶部不明显3裂,长约12mm,宽5mm,厚2-3mm。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泻肝火;清胆热。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华南桦

    药材名称华南桦拼音Huá Nán Huà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南桦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tula austro-sinensis Chun ex P.C.L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猫胡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胡子花药材名称猫胡子花拼音Māo Hú Zǐ Huā别名小毛毛花、刺珠、青刺尖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猫胡子花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 ssp.

  • 倒爪草

    药材名称倒爪草拼音Dǎo Zhuǎ Cǎo别名倒打草、道爪草、牛含水、牛汗水、牛哈水、紫花秧、多德草、刺儿草来源玄参科野胡麻Dodartia orientalis L.,以根或全草入药。果期采收,晒干

  • 鼋胆

    《中药大辞典》:鼋胆药材名称鼋胆拼音Yuán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鼋甲"条。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 兴安薄荷

    药材名称兴安薄荷别名野薄荷来源唇形科兴安薄荷Mentha sachalinensis Kud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辛,凉。功能主治驱风解热。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用法用量1~

  • 西藏圆柏

    药材名称西藏圆柏拼音Xī Zànɡ Yuán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大果圆柏的枝叶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tibetica Kom.[Juniperus tibetica K

  • 苦瓜根

    《中药大辞典》:苦瓜根药材名称苦瓜根拼音Kǔ Guā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根,夏、秋采收。性味苦,寒。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②《闽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

  • 小虎耳草

    药材名称小虎耳草别名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小虎耳草Saxifraga dumetorum Balf. 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晒干。性味苦、辛,涩,寒。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