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气桐子

气桐子

《中药大辞典》:气桐子

药材名称气桐子

拼音Qì Tónɡ Zǐ

别名气死桐子(《重庆草药》)。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大戟科植物油桐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

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疝气,消食积,妇人月经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个。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气桐子

药材名称气桐子

拼音Qì Tónɡ Zǐ

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Tungoiltree

别名气死桐子、光桐。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未成熟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Aleurites fordii Hemsl.;A.cordata Muell.Arg.]

采收和储藏:收集未熟而早落的果实,除净杂质,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油桐小乔木,高达9m。枝粗壮,无毛,皮孔灰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2cm,顶端有2红紫色腺体;叶片革质,卵状心形,长5-15cm,宽3-1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全缘,有时3浅裂,幼叶被诱色短柔毛,后近于无毛,绿色有光泽。花先叶开放,排列于枝端成短圆锥花序;单性,雌雄同株;萼不规则,2-3裂;花瓣5,白色,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雄花具雄蕊8-20,排列成2轮,上端分离,且在花芽中弯曲;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3-6cm。种子具厚壳状种皮。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清热解毒。主疝气;食积;月经不调;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个。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搽。

各家论述《分类草药性》:治疝气,消食积,妇人月经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虾蟆肝

    《中药大辞典》:虾蟆肝药材名称虾蟆肝拼音Há Má Gān出处《纲目》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虾蟆"条。功能主治治蛇咬伤、白屑疮、疔疮。用法用

  • 木鳖子根

    药材名称木鳖子根拼音Mù Biē Zǐ Gēn英文名Root of Cochinchina Momordica出处出自《广西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

  • 毛菊苣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

  • 地磨薯

    药材名称地磨薯拼音Dì Mó Shǔ别名野芝麻棵、小黑药、野芝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采收和储藏:

  • 萝芙木茎叶

    《中药大辞典》:萝芙木茎叶药材名称萝芙木茎叶拼音Luó Fú Mù Jī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茎叶,夏、秋采收。性状干燥茎直径

  • 蛇头草

    药材名称蛇头草别名华东蒟蒻来源天南星科蛇头草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散结,解毒,止痛,化痰。主治痈疖肿毒,

  • 尖连蕊茶根

    药材名称尖连蕊茶根拼音Jiān Lián Ruǐ Ch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尖连蕊茶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cuspidata(Koch)WrightexGward.[

  • 吊干麻

    《中药大辞典》:吊干麻药材名称吊干麻拼音Diào Gān Má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中国经济植物志》),老虎麻(《贵州草药》),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

  • 紫筒草根

    药材名称紫筒草根拼音Zǐ Tǒnɡ Cǎo Gēn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毛草"条。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止咳。治吐血

  • 大树皮

    《中药大辞典》:大树皮药材名称大树皮拼音Dà Shù Pí别名梅榆、榆树出处《云南中草药遗》来源为榆科植物越南榆的树干内皮。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净,晒干。原形态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