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嗽

气嗽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可因肺虚邪气壅塞所致。如肺虚而阴冷之邪上攻于肺者。《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肺主于气,若肺虚,则风寒入于经络,而成咳嗽也。此皆由脏腑不调,阴阳否塞,阳气外虚,阴气内积,邪冷之气,上攻于肺,肺气不足,为邪所搏,则嗽而多气,故曰气嗽。”治用干姜散五味子散等。亦可由宿热及饮食伤热,久嗽肺虚引起。《外台秘要》卷九:“肺气嗽者,不限老少,宿多上热,后因饮食将息伤热,则常嗽不断,积年累岁,肺气衰,便成气嗽。”七情郁结,或劳伤脾肺亦可引起本病。《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病源流》:“气嗽,七气积伤成咳也。其脉浮洪滑数,必兼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滞塞咽喉,吐不出,咽不下。多因七情郁结,或劳伤脾肺,甚而多吐脓血,渐成肺萎,将作劳瘵也。然气嗽一症,妇人多有之,宜团参饮子苏子降气汤星香丸。”参见郁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小田基黄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葛稚川

    【介绍】:见葛洪条。

  • 目中不了了

    证名。指目视昏矇不清。多由阳明腑热炽盛,邪热上蒸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本义》:“其目

  • 矮瓜

    见《广州植物志》。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 隔盐灸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具有回阳固脱,温补下元的作用。适用于中风脱症,虚寒腹痛,霍乱(非真

  • 石柏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 足阳明经病

    即胃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

  • 梦遗

    病证名。遗精的一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梦失精、梦泄精、梦泄。指因梦而遗精者。多因见情思色,相火妄动,或思虑过度,心火亢盛所致。《类证治裁》:“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焉

  • 医案

    医生诊治病症的记录,又叫病案。其内容包括症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以及有关其他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史记》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材

  • 红芽大戟

    见《小儿药证直诀》。即红大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