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散

《宜明论方》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

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白术15克泽泻30克 官桂15克(去皮)石膏60克寒水石60克滑石120克猪苓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清暑泄热,化气利水。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小儿吐泻惊风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汤调下,生姜汤尤良。小儿每服3克。

摘录《宜明论方》卷六

儒门事亲》卷十二: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处方官桂人参藿香各15克茯苓白术甘草葛根泽泻石膏寒水石各30克滑石60克木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益气和中。治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水泻不止,疟疾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调下,生姜汤亦可。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宣明论》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桂苓甘露饮

处方茯苓1两(去皮),甘草2两(炙),白术半两,泽泻1两,桂半两(去皮),石膏2两,寒水石2两,滑石4两,猪苓半两(1方不用猪苓)。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中暑,湿热内甚,头痛,口干烦渴,小便赤涩,大便急痛,霍乱吐下,腹满痛闷,及小儿吐泻、惊风。伤暑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桂苓白术散(原书同卷)、桂苓甘露饮(《伤寒直格》卷下)。

摘录《宣明论》卷六

猜你喜欢

  • 秘传神仙消痞圆

    药方名称秘传神仙消痞圆处方斑蝥二十个(去头.足.翼.用糯米半升同炒.候米焦黄色为度.去米不用),巴豆(去皮.取霜)二十粒。炮制上先将斑蝥碾为细末、却入巴豆霜同研令匀,用米糊为圆,如小绿豆大。功能主治治

  • 黄连清胃丸

    药方名称黄连清胃丸处方炒山栀2两,连翘2两,大黄2两,黄芩2两,生石膏2两,丹皮2两,薄荷2两,知母3两,朴消1两,荆芥1两,生地1两,黄连1两,升麻1两,防风1两,当归尾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赤

  • 狼牙散

    《圣惠》卷七十三:狼牙散药方名称狼牙散处方狼牙草2两,诃黎勒皮3分,白芍药3分,白术3两,黄耆2两(锉)。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心胸虚闷。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

  • 益智和中汤

    药方名称益智和中汤处方肉桂0.3克桂枝1.2克牡丹皮柴胡葛根益智仁半夏各1.5克当归身 炙甘草黄耆升麻各3克白芍药4.5克干姜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益气升阳。治脾胃虚寒,肠辩下血,或

  • 沉香养脾散

    药方名称沉香养脾散处方制厚朴2两,舶上茴香1分,肉豆蔻仁半两,桂半两,白术1两,丁香半两,荜澄茄半两,赤石脂1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木香1分,沉香1分,白檀1分,良姜半两,陈皮1分,胡椒半两,草豆

  • 导赤五苓散

    药方名称导赤五苓散处方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官桂、生地黄、木通、甘草各等分(一方无桂)。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五

  • 二霜丸

    药方名称二霜丸处方砒霜半两,粉霜半两,巴豆1分。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赤白痢服药过度,未得全减。用法用量空心冷粥饮送下1丸。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 加味二冬汤

    药方名称加味二冬汤处方天冬1钱半,麦冬1钱半,生地2钱,熟地2钱,款冬1钱,桔梗1钱,贝母1钱,紫菀1钱,茯苓1钱,甘草1钱,沙参1钱,瓜蒌霜1钱。功能主治火盛水亏之咳嗽,痰涎腥秽,将成痈痿者。用法用

  • 大麻仁粥

    药方名称大麻仁粥处方大麻仁10克粳米50克制法先将大麻仁捣烂水研,滤汁,与粳米煮作粥。功能主治润肠通淋,活血通脉。适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利、关节凝涩等。用法用量任意食用。注意大麻仁食入过量可致中

  • 六物解肌汤

    药方名称六物解肌汤处方葛根4两,茯苓3两,麻黄2两,牡蛎2两,生姜2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伤寒发热,身体疼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再服后得汗,汗通即止。注意忌酢物。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