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柏枝节

柏枝节

《中药大辞典》:柏枝节

药材名称柏枝节

拼音Bǎi Zhī Jié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枝

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中有雪松醇,韦得醇,α-,β-及γ-叩巴萜醇,α-异叩巴萜醇,α-及β-侧柏萜醇,β-异侧柏萜醇,姜黄烯醚等;其次是倍半萜烯,约占40露,中有罗汉柏烯,罗汉柏二烯,α-及β-雪松烯,β-花柏烯,α-及γ-叩卜任烯,α-姜黄烯,去氢-α-姜黄烯,叩巴萜等;还有倍半萜酮α-及β-叩巴萜酮,麦由酮,韦得醇α-环氧化物和单萜酸等。

功能主治《唐本草》:"煮以酿酒,主风痹历节风。"

复方①治霍乱转筋:先以暖物裹脚,然后以柏树木细锉,煮汤淋之。(《经验后方》)

②治齿匿肿痛:柏枝烧热,拄孔中。(《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柏枝节

药材名称柏枝节

拼音Bǎi Zhī Jié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条。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Thujaorientalis L.;Biota orientalis(L.)E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以夏、秋季采收者为佳。剪取树枝,置通风处风干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内有:α-、及β-柏木烯(cedrene),韦得醇(widdrol),α-、β-及γ-花侧柏萜醇(cuparenol),α-异花侧柏萜醇(α-isocuparenol),α-及β-侧柏萜醇(biotol),β-异侧柏萜醇(β-isobiotol),美黄烯醚(curcum-enether)等;其次是倍半萜烯,约占40%,内有:罗汉柏烯(thu-jopsene),罗汉柏二烯(thujopsadiene), α-及β-柏木烯(cedrene),β-花柏烯(β-chamigrene),α-及γ-二氢花侧柏烯(cupren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去氢-α-姜黄烯(dehydro-α-curcumene),花侧柏萜烯(cuparene)等;还有倍半萜酮约4%,内有:α-及β-花侧柏萜酮(cuparenone),麦由酮(mayurone),韦得醇-α-环氧化物(widdrolα-exoxide);又有单萜酸约4%。

性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驱风除温;解毒疗疮。主风寒温痹;历节风;霍乱转筋;牙齿肿痛;恶疮;疥癞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复方治霍乱转筋:先以暖物裹脚,然后以柏树木细挫,煮汤淋之。(《经验后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豨莶

    《中药大辞典》:豨莶药材名称豨莶拼音Xī Xiān别名稀莶草(《海上方》),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唐本草》),猪膏草(《本草拾遗》),粘糊菜(《救荒本草》),希仙、虎莶(《纲目》),黄猪

  • 三叶金锦香

    药材名称三叶金锦香拼音Sān Yè Jīn Jǐn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叶金锦香的根及果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mairei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鲜用

  • 龙眼梳

    药材名称龙眼梳拼音Lónɡ Yǎn Sh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xagonia apiaria(Pers.)Fr.[Polyporus apiaria

  • 斯里兰卡肉桂

    药材名称斯里兰卡肉桂拼音Sī Lǐ Lán Kǎ Ròu Guì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锡兰肉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zeylanicum B1.[Laurus cinna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

  • 锅铲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锅铲叶药材名称锅铲叶拼音Guō Chǎn Yè别名半截叶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铲叶西番莲Passiflora wilsonii Hem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

  • 鹤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鹤顶兰药材名称鹤顶兰别名大白及[广西南宁]来源兰科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ume,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台湾、云南。性味微辛

  • 高山唐松草

    药材名称高山唐松草拼音Gāo Shān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马尾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高山唐松草的根和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lpinum L.采收和储藏:

  • 益母草花

    《中药大辞典》:益母草花药材名称益母草花拼音Yì Mǔ Cǎo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得花,夏季花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益母草"

  • 吊吊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吊果药材名称吊吊果别名山花椒、云南五味子来源木兰科吊吊果Schisandra henryi Clarke var. yunnanensis A. C. Smith,以果实、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