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卫生易简方》。即狂犬啮人。详该条。
【介绍】:见郑汝炜条。
舌苔白薄,津少而干的舌象。见于外感燥气或外感未解,肺津又伤,治宜辛凉甘寒,透表润肺(见《外感温热篇》)。
白滑苔,舌尖微黄而有灰刺的舌象,表里寒热证俱可见此候。外感寒湿,内有湿浊,舌白滑而尖灰、宜辛温燥湿。湿热困脾或热邪入里,热迫心脾,苔白干厚,尖黄而布灰刺,宜清热祛湿,或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所指即上巨虚。见该条。
证名。指饮食不节所致的心痛。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医宗必读·心痛》:“食积则饱闷,噫气如败卵,得食则甚,香砂枳术丸加神粬、莪术。”《医学从众录·心痛》:“食痛,食积停滞,嗳腐吞酸,恶食腹满,其痛
指温病热象炽盛。《灵枢·经脉》:“温淫汗出。”张介宾注:“温气淫泆(通溢)则汗出”(见《类经》卷十四)。
股(大腿)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皮肤纹理细致。《灵枢·卫气失常》:“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